原本智能剪輯功能僅支持語音命令,無法與之進行言語上的交流。
但使用了十點優化點后,居然出現一個類似小艾同學的人工智能板塊,這是牛庚萬萬沒有想到的。
不過這次實驗,也讓牛庚對優化點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
如果他所料不錯。
一優化點到十優化點之間,存在一個分水嶺,被優化過的東西,若想再次優化,所使用的優化點必須達到十點才行。
否則其效果和一點優化點沒有任何區別。
之前牛庚優化剪輯軟件,直接砸了兩點優化點,就是完全沒必要的。
弄清楚這點,優化點在牛庚心里的重要程度快速下降。
前兩次仗著軟件不那么復雜,優化的方向實用,才用一點優化點搞出爆款,可接下來會如何就說不準了。
估計以后遇到技術性較強的東西,都要砸上百優化點。
確實有些難頂。
片刻。
牛庚的情緒逐漸恢復平靜,關掉游戲光幕,把注意力放在這個人工智能板塊上。
因為軟件本身的限制,雖然交流起來十分順暢,卻僅限于剪輯方面的內容,怎么看都有種暴遣天物的感覺。
好比在一輛三蹦子上面,安裝一臺飛機發動機。
實打實屬于大材小用。
甚至牛庚認為,在單獨對其優化后,超越像市場上的小愛同學小度等人工智能,都不是沒有可能。
同時這也讓牛庚對公司接下來的發展方向,突然變得清晰起來。
“干脆就搞人工智能好了。”
“到時候賺錢的方式肯定不會少,也可以進一步打開公司知名度。”
想起近兩年火熱的智能音箱,智能機器人等東西,牛庚在心里認真盤算著。
魔剪的功能在強大,也僅是一款視頻剪輯軟件,之前的智能剪輯功能,已經足夠用戶使用,沒必要更新交流互動板塊。
否則那也太血虧了點。
好歹十個優化點呢!
牛庚打定主意,立刻便對自己電腦上二次優化過的魔剪動起手,打算把其中的核心人工智能程序單獨剝離出來。
屆時運用到公司新項目產品中。
毋庸置疑這將是一個更為賺錢的門路。
仗著自己的專業技術知識,差不多到晚上的時候,牛庚總算剝離了魔剪中的人工智能程序。
但僅這種程度,顯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是人機交互感,這除了強大的分析檢索能力外,程序本身需要有足夠的數據信息,單單依靠剪輯相關的內容怎么能行。
可如果手動對這個智能程序升級優化,就算加上公司新招的那幾位員工,估計也要花費海量時間精力。
畢竟它要比軟件復雜的多。
“難道還要用優化點……”
牛庚面對這個難題,腦海里再次想起了剩下的十二點優化點。
目前智能程序是獨立個體,在使用優化點,必然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提升。
而魔剪已然處于穩定狀態,不用牛庚多管,也會持續為公司盈利,所以接下來必須要進行新項目。
要不然剛招的幾位員工,可就天天沒事干,白拿工資了。
想清楚這些,牛庚也不在耽擱時間,當即又打開游戲光幕,往此智能程序上面直接砸了十點優化點。
大有一種報復性消費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