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說華科院研發不出高端光刻機,淺談星源科技該如何度過這次危機。”
透露著一股知呼味。
略過標題之后,牛庚又查看起這篇文章的內容。
文章中先是談到國內技術研究的大環境,從華科院體制扯到資本企業,可謂是放數據講例子,分析的頭頭是道。
如果不是從事相關行業的人,看完這篇文章恐怕真會認為華科院根本沒能力制造高端光刻機。
直的都能給忽悠瘸。
然后又指出華科院表示半年內解決高端光刻機的言論,完全是故意吹噓,騙取上面下發的巨額研究經費。
是的。
他給華科院扣上了一頂騙經費的帽子。
最后,他更是以指點的語氣表示星源科技若想保住星耀這個品牌,只能選擇和維軟合作,兩家科技公司攜手共贏,共同開發智能操作系統。
這樣便不用在擔心芯片問題。
整篇文章強忍著瀏覽下來,牛庚的心情只能用六個字來形容。
老人地鐵手機。
就像是強行被人喂了幾個秘制小漢堡一樣。
讓人直呼好家伙!
真不知道寫這篇圍脖文章的人,究竟是什么樣的腦回路,說出華科院騙經費這種低級言論也就罷了,居然還讓星源科技去找維軟合作,放棄自主研發芯片制造技術。
連小學生都知道打游戲輸了一定要贏回來,豈有主動向敵人服軟下跪的道理。
為了弄清楚對方是不是維軟員工,牛庚隨即便點開他的個人頁面,頓時一個挖眼的數字進入視野。
乖乖,粉絲數上百萬了!
在看他的認證信息。
攥稿人張方,著名經濟學家,某重點大學特聘教授,社會評論員。
頭像后面,還有個圍脖大V的標志。
足足一大串頭銜,看上去的確挺唬人的。
而這時秦小曼在旁邊不忘提醒道:“牛總,你可以看看這篇文章下面的評論,現在節奏已經完全被帶起來了,剛才還一度登上了熱搜榜。”
聽到這話牛庚直接把文章拉到最后,前排的幾條熱評頓時映入眼中。
“張教授分析的太對了,確實應該好好查查華科院內部,誰知道有沒有什么貓膩。”
“之前我就懷疑國內怎么可能這么短時間就攻克高端光刻機技術,現在看來不過是故意做的一個局罷了,不知道這一來一回多少人的口袋滿了。”
“我看星源科技純粹是為了給自家做宣傳。”
“還什么智腦和超級計算機,又沒有親眼見到過,糊弄誰呢?”
“以星耀目前的困境,和維軟合作確實是最好的辦法,大丈夫能屈能伸嘛,我可不希望看到這樣一個知名國產品牌倒閉。”
……
將前后所有內容看完,牛庚終于明白秦小曼剛才為什么會那么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