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七月底。
此時。
整個龍湖園區都陷入到一種緊張的氛圍中,很多部門嚴陣以待,以飽滿的狀態應對接下來即將發生的事。
因為虛擬游戲明日的公測會在三天后正式開始。
屆時全球所有玩家都可以購買虛擬游戲頭盔或者虛擬游戲艙,用來登錄虛擬游戲。
當然。
數量上是有限的。
首批虛擬游戲頭盔的數量估計最多百萬。
就這還是智能生產線二十四小時不停運轉所帶來的結果。
如果依靠傳統的人工生產,恐怕這段時間內能制造出來的虛擬游戲頭盔數量,連十萬都不一定到。
兩種方式的差距,起碼在十倍以上。
不過星源科技方面已經增加了智能生產線的數量,并且成功投入使用,接下來虛擬游戲頭盔以及虛擬游戲艙的只會源源不斷的出現在市場中,直到滿足用戶和軍方的需要。
距離上次在龍湖園區召開的討論會,差不多已經過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會議結果對社會造成的改變可謂是非常明顯。
各大城市中。
無論是外面的街道上,還是某些工作崗位上,都能隨意看到仿生智能機器人的身影。
單從外表來看,和正常工作的普通人類沒有任何區別。
哪怕工作過程中與其相處,也不會產生什么困擾,就是對于機器人來說,它們只會遵循自己的智能程序做事,想要主動聊天解悶是無法做到的。
甚至值得一提的是。
連星源科技公司內的工作,都交給了不少仿生智能機器人負責,一定程度上縮減了員工的數量。
主要改變行業傳統的工作模式,需要所有公司企業的共同努力。
單靠某一方是顯然不行的。
星源科技作為仿生智能機器人的制造者,又是推行它的主力軍,肯定要以身作則率先使用才能更加有說服力。
很多公司在仿生智能機器人剛開始工作的時候,確實有種肉疼的感覺。
誰讓這些機器人根本沒辦法剝削,更不要說常見的畫大餅。
不夸張的講,相當于從開機的時間算起,按照制定的崗位雇傭費用,每過一秒那都要給錢。
像以往那種無償給公司加班的現象,在仿生智能機器人進入社會的那一刻,便徹底成為了過去式。
永遠不可能在見到。
但很快這些公司負責人便發現了仿生智能機器人的好處。
因為仿生智能機器人有著超強的效率和執行力,每一具都能比得上精英人才,在這種強大的配置下公司業務豈有不上漲的道理。
于是在這種良性循環驅使下,很多公司內的仿生智能機器人數量不斷提升。
到了后半個月,不少海外公司都產生了雇傭仿生智能機器人的想法。
且這股風勢頭越來越盛。
當初由于某些原因,牛庚曾經公開表示過,絕對不會讓陪伴機器人在海外上線。
可新型仿生智能機器人卻不在這個限制之內。
更重要的是……
海外各方勢力都對此表示了默認,和虛擬游戲頭盔一樣,沒有任何一方跳出來阻止。
包括一直把星源科技視為眼中釘的拜克。
很顯然。
各方都明白如今虛擬游戲的影響力,對于玩家來說有著一種近乎瘋狂的吸引力。
如果說這個時候有誰敢公開禁止虛擬游戲頭盔入境,肯定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誰也不敢承擔這份后果。
所以默認是最好的處理辦法。
至于新型仿生智能機器人,就權當是個饒頭了。
反正僅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事情。
再說拜克不出手,誰敢貿然去選擇趟雷,完全沒這個實力好不好。
不過牛庚自從那天和丁兆同商議完關于虛擬游戲頭盔的事情后,也對明日這款游戲有了些新的思考,認為丁兆同有句話說的確實非常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