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
未來一段時間,太陰號會搭載更多的宇航員以及玉兔號機器人到達月球,以此來加快天河基地的搭建進度。
很快。
在兩位航天員的共同操作下,帶有特殊輪子的玉兔號機器人被成功啟動。
其實說是機器人。
但實際上為了更好的在月球發揮出作用,玉兔號機器人是依靠輪子行動,功能結構有點像是月球車。
不過因為具有靈活的機械臂,和各種特殊功能設備。
確實稱得上是宇航員的好幫手。
“開始吧,先檢測附近地形,確定天河基地的具體搭建位置,采集月球土壤樣本。”
“好的隊長。”
隨著玉兔號機器人開始工作,劉明波也開始安排起任務。
畢竟使用航天服出艙時間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按時完成任務,就需要被迫返回登月艙,這勢必會影響到整個項目的進度。
而兩人操控玉兔號機器人。
進行任務的畫面也都被全程直播,讓觀眾更加清晰的對月球表面有一個認知。
這種機會可是海外方面怎么都等不到的。
更重要的是。
正常情況下的話,涉及到重要任務畫面,大部分勢力都會選擇停止直播,或者采用模糊剪輯等方式。
確保技術信息不泄露。
就比如前兩天宇航局重啟的登月計劃,某些直播畫面就采取了措施。
可惜飛船連預定軌道都沒進入,直播便草草結束。
但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此次天河項目全程都采用了實時直播的模式,甚至連一些迷糊畫面都很難見到。
就像是完全不怕技術泄露一樣。
當然。
這不是什么重大失誤。
這回天河項目之所以能提前進行,全靠星源科技解決了核聚變能源以及玉兔號機器人。
相當于是給天河基地提供了絕對保障。
關鍵這兩項技術成果都屬于星源科技,海外任何一方勢力都無法做到。
如此一來,別說是直播畫面不進行模糊處理。
不夸張的講。
哪怕把告訴他們,也照樣弄不出第二個天河月球基地。
沒辦法。
就是這么有自信。
月球這邊劉明波的工作進展非常順利,借助玉兔號的強大功能,任務變得要比預想中的輕松狠多。
加上玉兔號機器人外形上還兼具著不少萌的特點,在直播間中成功俘獲不少粉絲。
并且紛紛感慨玉兔號的厲害。
不過當大家知曉玉兔號乃是星源科技所設計制造之后,則又感覺到理所當然。
足以證明如今智能機器人已然成為了星源科技的代名詞。
最離譜的……
居然還有人建議星源科技研發宇宙戰艦。
雖然本意是感慨星源科技的技術強大,但短時間內應該是不可能的事情。
先不說宇宙戰艦這種東西屬于戰略性武器,星源科技有沒有研發制造的資質,單是投入相信也是巨大的。
況且牛庚也沒有要離開地星的想法。
或許等到月球基地逐漸完善,能夠開采上面的資源并運輸到地星。
人類文明能夠進入更高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