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進宅院位于城北,離A大街約莫有二十分鐘的腳程。
比起城南入口隨處可見的低矮平房,城北地區房屋的檔次明顯要高上不少。
一路上,于連見到了不少制式的宅院,隱約可見內中有門房與仆役在走動。
其中一些還掛著牌匾。
雖然看不懂牌匾上的文字,但想來多半就是‘張府’、‘王邸’、‘林宅’這類代表家底和社會地位的門頭掛式。
按照現代城市的區域劃分,城北這一帶無疑隸屬于富人區。
就在于連偷偷觀察其中一處院落時,忽然有人從背后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于連警惕的轉過頭,只見身后站著一位青衣小廝。
小廝看上去二十出頭,相貌還算清秀,但不知為何,整個人看上去透著一股疲憊感。
小廝似乎對于連身上的氣味有些抵觸,皺起眉頭,稍稍退后了半步。
嘴里冒出一連串于連聽不懂的話:“&%#&......”
原來是個仆役,或許是趕人的吧。
于連暗暗松了一口氣的同時,用雙手在耳邊與嘴唇間比劃著:“阿巴阿巴......阿巴阿巴......”
青衣小廝憐憫的看了他一眼,伸手遞來一個雜糧饃,做了個‘吃’的手勢。
又指了指不遠處一個竹棚,幽幽一嘆,轉身離去。
小廝所指的竹棚搭建在一處坊巷入口,棚外排著一條游民組成的長龍。
竹棚內,則有五六個與青衣小廝穿著相同的人,在向流民們施糧放粥。
很明顯,這是城內某家族開設的一處賑濟點。
“......”
摸著手中尚有幾分溫度的雜糧饃,望了眼竹棚外不短的流民隊伍,于連的心緒忽然有些復雜。
這些流民衣衫襤褸,瘦骨嶙峋,外露的肌膚沾滿了污穢,表情麻木的如同死人一般,看上去凄慘無比。
更有幾位年紀比較大的長者,歪斜無力的靠在一邊,或低聲哭泣,或嗚咽哀鳴。
這是在2022年華夏大地上無法見到的景象,人如草芥,充滿了悲情與絕望。
遠在山谷里的指揮部,此時亦是一片沉默。
“這些異界人好像遇到了饑荒或者災禍?這么龐大的流民數量,背后輻射的范圍恐怕不小吶。”林立面色沉重的盯著屏幕,流民中的一位女童,讓他想起了自己尚在魔都的小孫女。
同樣相近的年歲。
一人是家中的掌上明珠,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要什么給什么,精致的如同一位小公主。
而另一人,卻在相隔一道光門的異世界苦苦掙扎,面瘦肌黃,無力的趴在同樣骨瘦如柴的母親肩上,眼神空洞而又迷茫。
一旁的馬寧虛著眼,嘆了口氣:“怕是不止糧荒這么簡單喲......難時施粥,這在古代華夏也是常見的善舉,但施粥雖易,其本身也是有一套章程的。
正常來說,這類施粥點大多會安設在城外。
一來城外較為空曠,方便人群聚集扎堆,二來就是......可以將流民引導至城市外部,以免這種走投無路的流民在城中引發禍端。
這種數量龐大的流民,在任何地方都是一股潛在的安全隱患,在古代遇到一些狠心的官員,甚至可能動用武力進行鎮壓驅散。
允許大量的流民入城,要么這個城市的執政者蠢到無可救藥,要么就說明......流民有必須進城的理由。”
在場的人都不是傻子,從目前收集到的資料來看,異界人的智慧程度絕對不低——哪怕僅是對標秦漢時期,異界上層建筑的智慧水平都能算比較開化了。
這種情況下,城池的執政者要么真蠢到堪比哈士奇,要么手里有個什么‘城市破壞值’系統,否則只有一種可能——流民待在城外可能會遇到嚴重的禍端,由此強迫這座城的執政者必須收納這些流民。
這些流民不能待在城外,加上之前城墻的一系列分析......
林立感覺到,某些真相已經越來越清晰了。
但這還不夠,分析總歸只是分析,要得出準確的定論,還需要一個實錘。
..........
另一邊,于連將雜糧饃送給了一對年老的夫妻,在對方的千恩萬謝中,轉身朝八進府邸走去。
這座府邸院墻高深,根據無人機檢測到的數據估算,整座府邸的面積足足接近六萬平米,與帝都那座赫赫有名的恭王府大小無異。
府邸正門朝南,高度約莫五米出頭,門前是一條寬敞的青石路。
也不知這條青石路用了什么工藝,看上去完全由碎石構成,行走其上卻平整異常,感受不到絲毫的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