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同樣是潘帥。(也是本撲街的恩師...雖然后來我轉投高能物理去了)
1997年潘建偉實現的是單個光子的單個自由度的量子隱形傳態,2015年實現的是單個光子的多個自由度的量子隱形傳態。
所以那些說華夏官方物理無人才的真的是又蠢又黑。
視線再回歸量子隱形傳態。
華夏的《老子》有句話,叫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如今本土量子隱形傳態可以說已經實現了道生一和一生二二生三,但離三生萬物的距離還有非常非常之遠。
因為這個‘萬物’實在是太大了。
12克碳原子是1摩爾個。
人的體重如果是60公斤,就大約有5000摩爾的原子,也就是3*10^27個。
描述一個原子的狀態按十個自由度來算吧。
那么要描述一個人,就需要10^28量級的自由度——不理解自由度概念的鮮為人同學們可以把這個詞換成錢。
不過一件事最難的就是踏出第一步,如今科研領域已經完成了道生一這個最困難的問題,剩下的就是全心力的研究了。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
人類還需要2-300年左右才有可能實現百公里級的空間傳送,行星級空間傳輸可能需要5-800年。
但如今大莫界出現的這個傳送陣,卻很可能令兔子們在這方面提前有所突破!
因此對于這次傳送陣的嘗試,大本營方面在得知指揮部將通過車隊輸送設備后,也表現出了非常重視的態度。
不但調來了華南地區最為精密的遠程光粒子接收器,同時還緊急調運來了超級數用計算機“周脾”。
按照指揮部的安排。
這次曾谷成團隊的主要測量任務如下:
首先是通過糾纏原一對糾纏粒子,將一個未知態的光子與傳送陣外發送者的光子進行測量。
接收光子的疊加態坍縮,顯示出與發送者的量子自由度相反的狀態,也就是進行聯合測量。
正常情況下,聯合測量的結果需要通過傳統信道才能發送。,
但考慮到傳送陣周圍絕無可能有機會鋪設光纜,因此物理小組這次將遠程單光子源進行信息交匯。
用最通俗易懂的話來解釋就是:
測試人員攜帶一個高精效的糾纏原,通過六光子糾纏態在傳送陣中定位兩個點,同時假借搬運貨物的機會將另一個貝爾態觀測環通過分發形式放置在陣法中。
然后通過場外的設備協助,確認傳送陣到底是不是通過量子隱形傳態或者類量子隱形傳態原理運行的。
如果不是,那么相關研究就會非常困難。
就像此前提到過的,‘道生一’是最難的一步,無論這個道是哪種道,生的是啥,都會非常困難。
但如果能確認大莫界傳送陣法的驅動方式和量子隱形傳態有關......
別忘了,一開始曾谷成他們就測定過。
大莫界的GXK極限值和地球所在的宇宙可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光速是一致的。
那么接下來的研究就會方便很多了。
雖然依舊可能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可能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問題。
但起碼不是走一條從未走過的路,不需要從荒原上去拓路。
或許是出于某種未知的期待,這次收集傳送陣信息的任務被核心層取名為:
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