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院士,您想到了什么?”
曾谷成斟酌了一番,說道:
“大家還記得吧,小卓他這次攜帶的是六光子系統構成的糾纏源,保真率和穩定性都極高。
如果沒有外部影響的話,我可以直說它是目前最穩定的一類糾纏源——全球范圍內,無論明暗技術的那種。
但最穩定,往往代表著它的結構被破壞時產生的后果會越嚴重、且越未知。
就像一座百層高樓,平日里狂風暴雨吹不動它分毫,但一旦出了事情,那么后果就將會不堪設想。
剛才的圖片上大家也看到了,由于三枚神秘符文的影響,我們的貝爾態觀測環收集到了六道振幅。
并且三枚符文的振幅來自不同方向。
也就是說,算上我們的光導通路,當時整個傳送陣內一共出現了四條經典信道。
所以我在想...會不會是這六道振幅之間出現了某種互交作用,從而導致吳凡手中的光子接收源受到了影響,也就是概念上的觀測被糾纏影響了。
在這種情況下,量子層面上的隨機性與不確定性就被放大了起來,最終導致吳凡被傳送到了某個未知的區域......”
曾谷成的說法有些深奧,通俗點的比喻就是:
卓元興是一條上游的支流,吳凡則是多條支流匯合形成的下游。
某一天,卓元興的那條支流依舊清澈,另外幾條支流卻出現了水土流失,最終導致了吳凡這條“大河”也變渾濁了。
卓元新他們作為上游卻不會被影響,所以正常的進行了傳送。
但他們流向下游交界處的、原本純凈的水(就是那三顆傳出來的光子)在與其他污水交匯后,瞬間從純凈水變成了污水,性質上發生了劇烈的變換,這就是曾谷成所說的結構被破壞時的嚴重后果。
因此遭殃的是吳凡這個信息匯總點,學術名稱倒霉蛋。
想到這。
林子明忽然沉默了。
他雖然聽不太懂觀測、互交這類術語,但他聽懂了一件事:
吳凡很可能是因為收容光子信息而出現的意外。
而按照指揮部原先的計劃。
團隊中負責光子遠距離接收的除了吳凡外,還有一個另人:
那就是第二順位、裝作‘東家’的他。
林子明回憶了一下當初的情形:
當初幾人的站位是固定好的,林子明、馬寧牽制著楊伯禮在右側——因為卓元興放觀測環的臺階是左邊,這種站位可以遮住楊伯禮的視線,配合特種兵劉明的軀體遮擋可以做到完全隔絕肉眼窺探。
而吳凡由于明面上的身份較低,隨時可以被馬寧用“小吳,你去幫幫忙/檢查有沒有遺漏”這種借口進行移動——畢竟林子明是東家,馬寧一個掌柜是斷無可能指揮東家做事的。
加之吳凡目前已經是一位可以信任的成員,因此他便成了第一順位的接收者。
指揮部將他的位置安排到了正中央。
和右邊的林子明相比,距離會更靠近左側。
也就是說。
林子明相當于一個備胎,正常情況下只能看著吳凡和光子發生進進出出的關系。
所以當得知吳凡很可能是因為接收光子信息導致的被糾纏失蹤......
林子明沉默了一會兒,對曾谷成問道:
“曾院士,也就是說...
吳凡的失蹤其實和他本人沒多大關系,如果我是第一順位的接收人,那么這次出事的很可能就是我了?”
曾谷成嘆了口氣,緩緩道:
“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