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分之三的捕捉率,這是個什么概念呢?
這就好比某位老司機給了你350G刻錄著N位老師精彩表演的BT種子源,結果等你收集到的時候發現一連串代碼只剩下了一個問號。
但不管怎么樣。
能捕捉到極少量的中微子,便足以說明中微子通信并不是做不到更不是不存在,只是難度相當相當大而已。
起碼不像國足世界杯奪冠那樣是個虛無縹緲的事情。
例如咱們大亞灣那邊就有一個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基地呢,06年那會兒建成的,專門就是為了研究中微子的相關性質。
當然了。
這項技術大概率也是個有生之年系列,不爆發三戰的話可能在80-100年后才會有成熟技術誕生。
那時候某知名的長跑大賽三強估計都決出冠軍了。
不過技術不成熟歸不成熟。
如果將條件限定在數米的距離內,目前的手段還是有辦法捕捉到特定的中微子束的——不求它們能傳遞多少種信息,只要單純能捕捉到就足夠了。
只是正常情況下,這種距離在通訊方面沒什么應用方面的意義。
五六米的距離,差不多就是在三樓陽臺和地面交流,普通人說話都能傳的清清楚楚。
但在此前光門出現的時候,這種超短距離傳輸便有了用武之地。
實際上。
當時穿過光門的人員身上就攜帶有一個收發器,穿越光門后第一時間便主動發射了三束的中微子束。
總共蘊含的中微子大約在1.4億顆左右,和挊一發出來的小蝌蚪數量差不多。
不過很可惜的是,在這短短的門間距范圍內,大本營沒捕捉到哪怕一顆中微子。
這說明二者的距離看似只隔著一道門,但實際上很可能是無線遠的折疊空間。
像林子明他們剛穿越那會兒就曾描述過。
雖然時間很短,但確實存在著一個無法觀測的盲角區間——目前兔子們對其的正式定義是‘時空回廊’。
也正因如此。
所謂的直接在兩個世界架設水管啦、鋪鐵路啦、拉輸電線的想法統統是無法實現的。
就像現實中班級里暗戀的女生一樣,明明和她的距離看似很近很近,每天下課做操不過半尺之遙,但實際上的距離卻又是無窮遠。
真是個悲傷的故事......
簡而言之。
目前光門沒有辦法使用其他的騷操作,每天的通行量下限就是七千噸,上限也就一萬噸出頭并且還不能持久。
又過了五分鐘,張光華走上前:
“林上校,你們可以出發了,一路順風。”
“好的,謝謝。”
林子明朝他點頭致意,隨后帶著一行六人穿過了光門。
.........................
大莫界與本土之間的時空回廊距離不長。
不過幾個眨眼的時間,林子明一行人便回到了本土。
而就在他們穿越過光門的一瞬間。
一系列復雜程度僅次于當初‘第一因’的檢測設備便緊緊的鎖定住了他們——準確的說是魏念東等三位大莫界土著。
尤其是各位輻射性設備,除了基礎的輻射儀外,兔子們甚至準備了大型的核成像系統。(BD微生物不能提,再強調一下)
畢竟這是大莫界土著第一次穿越到本土世界,出于安全角度考慮,大本營怎么樣重視都不為過。
“報告,輻射值無異常!”
“無顯著粒子波動,入口處放置的銫原子鐘精度無影響,時間空間規則未改變!”
“攪動側旋Σ動量無異常,光子散射無偏角!”
“報告,區域甲烷氣體濃度產生少許變化!”
“嗯,為什么?”
“因為那個小男孩放了兩個屁。”
“......”
由于此時光門附近早已搭設起了封閉的天頂,對外宣稱是個工地。
因此在穿越到本土后,魏念東并沒有看到什么太過沖擊三觀的東西。
又過了兩三分鐘。
遠處走來一位衣著嚴密、穿著防護服看不清樣貌的勤務人員。
他朝眾人揮了揮手,意思是跟著他前進。
林子明連忙示意眾人跟上,同時非常熟稔的對此人打了個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