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更高大的山峰有倒是有,但要么在更遠的地方,以當時獸潮的傷損程度很難抵達。
要么就干脆是在許多城池的包圍圈中。
別看那些城池怕附近有妖獸距離,實際上妖獸其實也擔心附近有人類城池。
畢竟當初的獸潮不是圓滿狀態,陷入城池包圍它們也慌啊。
“小蓮子山的格局有些類似于一個半圓錐,南北山體的長度要遠遠超過東西面,并且北面寬厚地勢較高,南面尖銳低矮,與平原相接。”
會議室內,滿大校依舊是拿著激光筆,在作戰圖上描述著小蓮子山的格局:
“這種山形有些像是《海綿寶寶》里頭派大星的腦袋,縱切面是個非常標準的直角三角形,并且下底邊較長,側邊較短。
下底邊較長的縱切面三角形,往往代表著其戰略縱深相對有限——事實上也是如此。
根據我們的觀測,小蓮子山內部縱深的凹陷部位大約僅有五六處,因此妖獸移動起來必定是自北向南移動。”
正如滿大校所言。
小蓮子山的東西縱深不過2.3公里,山體沿角度41.7°,植被主要以灌木和類似梧桐的某種樹木為主,掩護效果中規中矩,不算好但也不算差。
其真正具備防御地勢的區域幾乎都集中在了北部寬厚的高處,中部區域的縱深地段僅有六處而已。
也就是說,只要把妖獸從北部的高處逼走,他們要么躲在中間的腹地等死,要么就只能跑到南邊遁入平原。
縱深與沿角的數據是卜秉輝他們檢測到的極精確信息,在高科技設備的協助下,相關數值不會存在有任何一絲的誤差。
畢竟為了確認以上數值,信息工程小組前后總共付出了17架無人機的代價——請注意,是僅僅為了測得縱深數據而已。
其他的諸如預估、統計妖獸數量以及各種族分布情況的這些環節,信息小組付出的代價還要更多一些。
沒辦法。
在衛星設備無法使用的情況下,很多數據單靠遠距離拍攝是沒用的,必須要“自殺”性的去近距離收集。
如此多的機損在帶來大量珍貴信息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個無法避免的后果:
那就是小蓮子山的妖獸已經隱約意識到了某些危險,開始對外展露出了防御態勢。
畢竟領頭的結丹境妖獸的智慧已經不下于人類,其中個別可能還超過了普通人類的智商。
也就是俗話說的狗都比你聰明。
因此如此多的‘異物’騷擾,它們沒有察覺是斷乎不可能的。
這些小蓮子山的妖獸多少應該猜到了有‘修行者’盯上了它們,因此這段時間內巡邏的飛行妖獸數量和頻率明顯多了不少。
不過戰役總指方面對此絲毫不擔心:
知道就知道唄,小蓮子山是座孤山,周圍沒有任何備選的駐地,獸潮唯一能做的便是固守于原地。
這也不能說是獸潮在自絕后路吧。
畢竟正常情況下來說,有多尊三階妖獸統領的獸潮拒守在小蓮子山,基本上沒多少勢力能夠不付代價的就啃動它們。
哪怕是紫瓊城組織隊伍并且花費巨額通行費飛過兩千里前來清剿,多少也肯定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
這便是獸潮的底氣所在。
當妖獸的修為境界達到一定程度時,它們的獸性便會逐漸開始通曉人性,能以人類的角度判斷一些事情。
所以正常情況下,獸潮選擇小蓮子山拒守完全是沒毛病的,在紫瓊城嫌棄回報抵不過支出的情況下,堅持到下次通道開啟可能性也很高。
可誰讓它們這次遇到了兔子這群掛逼呢?
視線再回歸會議室。
介紹完小蓮子山縱深方面的信息后,滿大校繼續道:
“為了這次戰役,核心層特意調來了兩個數字化合成旅還有一個步兵旅,連同閆團長他們團一共有兩萬五千多人,載具和其他武器數量也很多。
不過這種‘多’是相對而言的,以小蓮子山的主體來看,咱們的人力暫時沒充盈到可以施展包圍形式的鉗形攻勢。
因此在這一人數基礎上。
戰役總指針對小蓮子山縱深不足的問題,定制出了一套以回旋門戰術、磁性戰術為絞殺陣型的主攻方陣。
至于主攻之后的戰術嘛......”
滿大校頓了頓,繼續道:
“當然是迂回穿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