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林立的這道命令是非常有風險的。
一旦妖獸晶因為微觀層面出現了問題,那么代表著這個孤本將徹底報廢。
不過林立最終還是選擇走出了這一步,有些風險是探索未知時必須承擔的。
事到如今,不走下去也枉為科研人了。
不過這一步必須由他親自到場才行,這也是為什么他會到現場的原因——說難聽點,要是妖獸晶真被離子束給轟壞了,他作為營地負責人兼赫赫有名的華夏生物學權威,頂多就是寫份報告的事兒。
不可能在行政方面被處罰。
但若是他沒到現場。
哪怕是通過遠距離傳訊下的命令,一旦出了實驗事故,那定然有部分責任會落在王薔身上。
屆時這個小姑娘縱使能留在營地里,相關的研究權限也會被縮短很多,起碼沒啥機會再接觸三階妖獸的解剖了。
所以作為老師,林立是絕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
一切準備就緒后,林立站到了二次離子質譜儀面前,王薔則在一旁輔助。
“目標樣品C面,最小區域直徑80nm,轟擊沉積角2theta!”(為啥符號我打不出來?)
“入射電流10mA/c㎡,入射源離子濃度大于10^14atoms/c㎡!”
“高能量Ar+離子束已準備就緒,能量9659.6電子伏特!”
隨著幾道流程的完成,林立的鏡片中閃過一片果決的白光。
只見他打手一揮,下令道:
“儀器開轟!”
咻——噠——
只見一束Ar+組成的高能離子束飛快的轟擊到了妖獸晶的目標面上,高能量的轟擊打出了極其微量的二次離子。
隨后這些二次離子被提取到無場漂移管中,沿既定飛行路徑到達了離子檢測器里。
正常情況下,靜態SIMS的濺射剝離速度一般是每小時0.1納米。
但在如今實驗室不計成本的支出下,林立采用了動態SIMS模式,妖獸晶表層二次離子的剝離速度達到了每小時100微米。
畢竟反正都要破壞結構,不如上功率大點的方式。
在XRD都無法解析的情況下,別說0.1納米了,0.1飛米甚至0.1阿米的破損都和腰斬無異。
短短一個小時過后,二次離子質譜儀便得出了首批次結果。
分析的任務則交到了王薔與她的師姐李妍的身上。
了解質譜圖這玩意的同學們應該都知道。
二級質譜的橫坐標表示質荷比,縱坐標表示強度。
質譜峰的信號強度其實是電信號,表示的是一個相對強度。
通常在檢測質量范圍內,以信號強度最高的峰強度為100%,其他峰峰高則以是100%中所占比例進行顯示。
正常情況下來說,一張譜圖只能有一個基峰,多了一般是設備異常或者離子束出了問題,再或者就是你眼睛有問題。
但王薔和李妍她們手中的這份二級質譜圖,有50%的峰高都是一致的——并且設備和離子束絕不可能不合規。
這就很有意思了。
“少部分是碎片峰,內標法計算峰面積....”
“質量數間隔236....和循環節的分子量差了2....”
“數據庫里不存在這種物質...意料之中....”
“排除基質效益的影響......”
“唔?聚合度是從7開始的?也就是說其實它的內部是有共價鍵咯?”
“找到了,是肽鏈!肽鏈中的肽鍵斷裂了.....也就是可以分出B系列離子還是Y系列離子?!”
忽然,王薔的左手高高舉起:
“老師,我分析出來了,是Y2離子!”
然而還沒等林立有所反應,王薔的聲音便驟然拔高,幾近尖銳:
“不對,不對!老師,峰值出現了破缺相!y離子的峰贊多了三個氫....這不可能...這難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