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暗格的情況與設想的有出入,張亞青讓陳家松等人繼續保持警戒,自己則走到一邊,迅速將現場情況匯報給了龍星河。
過了幾分鐘,他重新走回暗格邊,說道:
“經上級領導授權,通訊班,先放個微感機器人下去看看情況,然后搭設臨時基站,把畫面傳輸回指揮部。”
微感機器人,這應該是鮮為人同學們接觸比較少的一個概念。
實際上,本土方面早在二十一世紀初就開始了對微感機器人的研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電子蜜蜂。
不過這項技術一直以來都處于一個卡殼的狀態,畢竟續航是個大問題——這玩意有些像霓虹那臺1比1的元祖高達,看上去nb的要死,實際上也就是個大型手辦,走起路來比老奶奶還抖。
在相關領域方面,目前國際上比較有名的也就Robo-Bee和Tribot尺蠖機器人了。
兔子們同樣也沒突破這個瓶頸,但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利用鐵氰化鉀陰極的雙室電池操控微感機器人在短距離飛一段還是不難的。
這項技術在本土的民用極限距離是118米,18年3月份由華中科技大學物理研究實驗室創造。
軍用的技術肯定更遠一些,但由于隸屬敏感數據,因此默認按民用機來看就好了。
一切準備就緒后,微感機器人開始啟動、飛入、下沉。
張亞青等人則通過屏幕對探索進行著實時觀察。
暗格之下的通道有些深邃,整體長度接近五十多米,并且呈彎曲狀,有點像一把勺子。
如果不是通訊兵在期間通過繩索沉掉了一個中繼器下去,微感機器人甚至可能因為隔層太厚的原因而與地面失去信號。
通道的寬度始終保持在一米左右,就這樣過了好幾分鐘,微感機器人終于來到了通道盡頭。
然而在看清通道盡頭場景的一瞬間,在場所有人的毛孔幾乎都豎了起來!
甚至有幾位戰士下意識的端起了槍!
通道的盡頭是一塊面積二十平米左右的地面,封頂高度三到四米,通體都由黃色的泥土構成。
只見在紅外攝像頭拍攝回的黑白畫面中,地面上赫然存在著一具骷髏與一副冰棺!
骷髏骨架漆黑,冰棺晶瑩透亮。
更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冰棺之中居然還躺著一個人!
呼吸未絕,面貌如生!
.............
注:
今天就一更,因為今天是本撲生日,理直氣壯(震聲)!
一轉眼離四十歲又近了一步啊....
人在外地身邊沒什么朋友,在想是酒店里叫個蛋糕外賣還是一個人去吃頓日料犒勞一下自己。
話說回來,也有十來年沒吃過生日蛋糕了。
成年人的孤獨啊.....
不過很神奇的是,昨天晚上11點53分,均訂正好來到了7000整,算是老天爸爸送的生日禮物嗎,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