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
到了如今這一地步,王薔等人已經不指望用現有的技術手段去解析出冰棺的構成了。
她們只是出于科研人員的求知欲與探索欲,迫切的想搞清楚眼前的這具冰棺會不會將是人類有史以來遇到過最堅固、最‘完整’的物體。
考慮到一些笨......奔騰在人生康莊大道的鮮為人同學掛科率比較嚴重。
所以這里再簡單提及一下中微子的特性:
中微子速度接近光速,靜止質量極小,同時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
它只有直接打中原子核時才會和原子互動,而原子核之間的距離是非常空曠的,原子內有大量的空隙地帶。
想在原子中找到原子核,概率像是太平洋上找到一座小島南一樣低。
嗯?好像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總而言之。
對于中微子來說,一切物體都有足夠的空隙給它穿過,所以它的穿透性穩列世間第一,并且沒有任何‘之一’的后綴。
像冰棺這種寬度的物體,理論上是無法對中微子產生任何阻隔作用的。
除非它在微觀領域中也是一個沒有任何縫隙的整體——這便是王薔等人希望證實的內容。
王薔的相關申請迅速被總督組通過,很快,一臺飛米級能量探測器被運到了實驗室。
對于中微子穿透有所了解的同學應該知道。
正常情況下來說,中微子探測器的體積往往非常巨大,高度動輒大幾十米,差不多和一棟普通的小區住宅樓差不多高。
中微子探測器的實驗思路是這樣的:
中微子進入接收器,發生反應釋放帶電輕子,比如說電子。
如果能量夠高,則電子的速度會很快,在穿過水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切倫科夫輻射。
屆時只要通過探測這些輻射,就可以探測到中微子的數量。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想要完成這一點,最少需要有萬噸以上的實驗水重才行,另外深度也有要求。
由于這玩意涉及一定的敏感話題,所以咱們不提三亞反應堆的情況,依舊是以咱們的老鄰居為例。
霓虹那邊赫赫有名的超級神岡中微子實驗的探測器直徑足足有33米,由11000+個光電倍增管組成,實驗需要裝載50000噸純水才能正常探測。
而就算是這么大的一臺設備,每天幾十萬兆的中微子數量也只能捕捉到十幾個,偶爾能破個二。
它最高的峰值記錄出現在2015年12月13日,當天捕捉到了三十一個中微子。
所以當天神岡中微子實驗搞了波聯誼慶祝,BBQ加上妹子,酒足飯飽后來了波二十幾個人的x
人運動,并且被曝光到了網上。
x人運動這種事情在隔壁也是挺不受待見的,特別是體制內爆出這種事情,完全稱得上丑聞。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希爾頓的大公主,能把自己為愛鼓掌的視頻擱網上賣錢。
于是乎在創下記錄的第三天,這群人有一大半就引咎辭職了,并且是標準的發布會+集體鞠躬。
躬匠精神.JPG。
你以為這事就這樣完了?
其實還有后續來著。
這群科研人員雖然生活亂了點,但畢竟是酒后失態,而且本事說實話也不低——中微子的很多發現都是由霓虹人完成的。
在這種情況下有這么一群堪稱頂尖的科研人員從體制內流出,幾乎在瞬間就吸引了一大片的注意力。
業內據傳是兩個月左右,這些人就被鷹兔熊給瓜分了。
另外據不可靠的傳聞,咱們瓜分到手的好像還挺多。
咳咳.......視線再回歸實驗室。
與神岡中微子實驗的那臺探測器不同的是,王薔她們不需對中微子進行捕捉,只需要觀測中微子是否能穿過冰棺。
因此所需要的設備就小很多了,難度也對應縮小了千萬倍不止:
只要在冰棺外附上一層阿米級的感應幕布和zirol涂層,觀測中微子有沒有附著在上面就行——不需要觀測,只要通過能量變化來判斷其行動軌跡。
如果中微子能穿過冰棺,那么設備肯定觀測不到任何能量缺失。
整個運動態勢圖的表態為0,跟涼了的人的心電圖一樣是一條筆直的直線。
但要是中微子穿不過冰棺,性質上就等于與原子核發生了碰撞。
碰撞必有勢能轉化,能量很輕松就能表現在儀器上。
就這樣,大約過了二十分鐘。
能量收集設備調試、校正完畢。
然后......
王薔雙手離開鍵盤。
沒錯,不需要任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