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小型可控核聚變模塊、天基武器、激光武器、電磁炮,或者就是靈能科技方面有所突破。
大概在一個多月前吧,核心層已經決定運一臺R21電磁炮到大莫界了,大概三個月內就可以運抵大莫界。
雖然R21比R29差上許多,但理論上它也是能威脅到元嬰境界的終極武器。
只是R21的線圈體積占地足足有0.64平方公里不說,另外耗能也是個大問題。
以目前本土不算成熟的電磁炮技術來說,r21恐怕只能發射一兩次就萎了。
但它再怎么樣一次性,也終歸是目前成本最低、污染最小的有效單體武器了。
不過如今看華君與唐聘的神色.....
似乎某項科技有了新突破?
林立的禿頭飛快的運轉了起來:
可控核聚變的概率可以說是0,天基武器也基本上別想——畢竟衛星都沒上天呢。
因此可能只有三種:
激光武器突破、電磁炮的能源被靈能解決,或者就是靈能科技有了新運用。
奈何華君和唐聘死活不告訴林立實際情況,非要讓他到現場才行。
于是林立只能乖乖的跟著兩位武器院士出發,跑到了十多公里外的軍事基地里。
經過復雜的手續過后,他被帶到了一處類似先前檢驗靈能穿甲彈的靶場。
到了地點后,林立看向華君,一臉無奈的道:
“華院士,現在可以和我解釋一下了嗎?”
華君這次倒是不賣關子了,喉結滾動兩下,組織了一下語言,對林立道:
“老林,你還記得之前在冰棺周圍發現的那條阻隔帶嗎?”
林立眨了眨眼,回想了一番:
“哦,你是說氦化亞鐵微晶體?”
“沒錯。”
華君重重一點頭,隨后食指在空中畫出了個六邊形,繼續說道:
“氦化亞鐵微晶體,這是一種六面型的超小晶體。
雖然它名稱上是一類物質,但實際上晶體的體積比空氣中的分子都還要小。
當它分解的時候會生成二聚氦,從而達到極其堅固的防御效果。
并且這種物質有一種特性,就是只要有能量注入,它就可以無限循環合成-分解的過程,除非氦和亞鐵離子被其他離子消耗。
根據我們的測算,連30mm脫殼穿甲彈和鋼針彈都沒法突破阻隔帶分毫。
高能射線在非離子狀態下也拿它沒辦法,因此它絕對是元嬰甚至更高級的防御。”
林立猶豫了幾秒鐘,擰著眉頭道:
“這些信息我倒是了解,不過氦化亞鐵不是目前很難制備嗎?
我記得需要數百萬個大氣壓才行吧?也就是金星表層的幾萬倍?
另外它的循環能量我們也沒法提供,因此就算咱們合成出氦化亞鐵微晶體也只是個空架子,一碰就會碎。”
正如林立所說的那樣。
在知道了氦化亞鐵的構成與性狀后,通過實驗室手段制備合成少量這種物質還是不難的。
畢竟只要你錢足夠,連一千四百萬個大氣壓的條件都可以模擬出來。
但氦化亞鐵的人工合成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只能用來做微觀科研,沒有太高的參考價值。
之前林立詢問過化學小組的張慕院士,得到的回復是一立方厘米的氦化亞鐵晶體合成成本就要三百多萬。
而這還是無法循環反應的純物質制備。
面對林立的疑問,華君并沒有否認,而是解釋道:
“沒錯,正常情況下我們確實無法提供足夠的能量供它持續反應,這也側證了冰棺內疑似有真空零點能的說法。
不過很巧合的是,老唐他們團隊最近正在研究靈能子彈的優化。
老林,你還記得靈能穿甲彈是怎么做到提速的嗎?”
.....
注:今天三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