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天才,很多時候并不適合做老師。
這涉及到了一個普適性的問題,說白了教學就是在搞復制。
而天才和絕大多數普通人之間,很多時候是對不上腦電波的,格式不對,自然就復制不了了。
例如前段時間因為手持饅頭很火的燕天才韋東奕。
韋東奕的天才程度和能力自然不用多說,但他的教學質量卻沒那么理想,掛科率在11個班組里排倒一。
這就是普適性的差異。
常人以為很困難的問題,在天才眼中往往屬于‘就這’類型的類型,因此很多關鍵環節被他們下意識的跳過了。
其他老師可以講三節課的內容,他們可能20分鐘就講完了,學生自然一臉懵逼。
就像是教人做菜,左邊一堆生食材,然后講兩句話,直接在右邊端出了一桌滿漢全席一樣。
韋東奕這類天才的發光領域是在科研的最前端,他的模板是陸朝陽,而不是鮮為人。
同樣出于這個原因考慮,指揮部經過重重討論,最終定下了這次本土教學的教官人選:
魏凡。
魏凡是三靈根修行者,身為魏家當代族長的他在統籌和處理問題方面可謂經驗十足——這點在指導營地其他戰士修行的過程中已經被證實過了,幾乎就沒有魏凡解不開的常規修行問題。
加之如今他的普通話水平已經超過了95%的福建人,同時已經掌握了基礎的上網沖浪技術。
基本上可以說和本土居民沒有太大差別了。
因此指揮部將他定為了教官人選,也不算是什么太出人意料的任命。
至于大莫界土著前來本土可能出現的異常......
這點早在四個多月前,魏涂和魏小桃來本土的時候就檢測過了,沒有任何問題。
三日后。
光門外。
林子明帶著魏凡穿過光門,從大莫界回到了本土。
這也是自魏思明等人穿越一百七十多年后,第一次有穿越者的成年后代返回本土。
沒有鮮花,沒有小學生列隊。
更沒有明星走通告時的長槍炮筒圍繞。
唯一記錄下這極具紀念意義一刻的,只有光門外那臺24小時不間歇的記錄儀。
此時的光門外已經被打造成了一個封閉工地,從內部看不見魔都的高樓大廈,原先的各類建筑也被移除成了平地,放置有各種各樣的物資。
整個場景看上去與大莫界的生命實驗基地無異。
但不知為何,魏凡的雙手莫名的有些顫抖。
這就是思明老祖至死不曾相忘的故土啊......
作為魏家主脈出生的嫡系子弟,魏凡的祖輩都是地地道道的華夏人——他的天祖是魏思明與林麗嬌的大兒子魏繼中,天祖母則是程世清夫婦在大莫界所生的小女兒。
此后的曾祖、高祖也都如此,基本上都是華夏穿越者后代的通婚。
魏凡不是一個唯血脈論的人,甚至于在兔子們出現之前,他連華夏語都不怎么會說。
如今有些魏府族人已經開始與大莫界的土著通婚,這種事要是沒有魏老家主以及魏凡的同意,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但這是大環境下導致的必然,別說魏凡了,連魏思明都沒指望有一天能重新回家。
在魏凡的內心深處,他從未否定、遺忘過祖輩的來歷。
這點從當初攻城戰時,魏凡看到五星紅旗的表現就足以說明一切。
他至今記得魏思明老祖說過的一句話:
我們是離家的游子。
如今......
游子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