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氣象學家的探空氣球,也越不過海拔40千米的門檻。
說它太低則是由于那里的空氣對衛星來說反而過于稠密,摩擦力的鉗制會導致衛星在數周內以無法挽回的方式墜落到下層大氣中,白白浪費價值數億元的寶貴材料。
順便一提。
錢老彈道走的就是這一層。
一些民科甚至堅信這片區域里有大氣生物存在,也就是類似迪迦奧特曼里的閃電人。
如果說這塊區域的滿分認知是100分的話,當前科技水平對它的了解大概在7分左右——不要以為在開玩笑,這個分數一點兒也不夸張。
目前咱們對未知層唯一能套用的萬金油數值就只有一個10e-4pa,并且為了得到這個數字,前后花了不下二十個億。
至于異空間就更不用說了,也可以叫做異域,游戲里叫做副本。
異空間、未知層。
二者是天宮唯一可能存在的地方。
而要確認它的位置其實很容易:
只要逆著帶有Y粒子的雨往上找就行了。
Y粒子的大小可以被感應網捕捉,另外魏凡也能做個人形自走探測器,操作起來還是沒有啥難度的。
當然了。
時間肯定不是現在。
一來李百安他們只帶來了專業的檢測設備,直升機飛個五六千米還好說,在往上那肯定得發射探測器的,他們沒有這種技術儲備。
其次則是王薔估算了一下氮素消失的總量。
按照她在大莫界對地脈焰的研究結果,計算出了產生Y粒子的總體積。
最后發現這場雨可能持續不了多久,貿然上天很可能飛到一半雨就停了。
因此今日的檢測暫告一段落,林子明再次將情況匯報給了核心層,尋求場外支援。
片刻后,核心層傳來回復:
新一批人員將立刻從西昌衛星基地出發,二十個小時內將抵達現場。
沒辦法。
國家掛就是這么給力。
結束通訊后,林子明找到了黃道長,與他交接起了新一批人員的問題。
明天要來的雖然不是挖掘機,但畢竟要發射探測器,陣勢也不會小到哪兒去。
李百安借此空隙則帶著王薔一起,前去繼續研究起了山崖的構造。
雖然目前確定天空存在天上,但山崖附近依舊有許多謎團等待解開。
例如為什么冬雨只會降到這塊區域內?
是位置造成的意外,還是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再例如天宮雖然已經確定,但山下真的沒有其他東西了嗎?
..........
次日中午,新一批的外援抵達。
比起李百安這批七八人的規模,第二批外援人數便要多許多,足足有二十多位。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恰好位于川省,華夏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第一顆通信廣播衛星,長三、天鏈都是出自這里。
某種程度上來說,在特定的一些時期內,他們的保密級別不會比大莫界低多少。
由于執行任務的是探測器而非飛艇甚至火箭,因此發射架雖然體積不小,但依舊只花了半天不到便被搭建完成了。
又是一夜過去。
次日凌晨五時,兔子們將實現準備好的大量無標記氮氣投放至這片區域,希望以此能夠增加Y粒子的生成。
雖然由于風力攪擾,有部分氮氣飄散出了山崖區域,但大約依舊有40%的氮素留在了這里。
與此同時,五架探測器提前升空。
它們的目標分別是五處高度:
三千米、一萬米、三萬米、五萬米以及十萬米。
按照計劃。
探測器將帶著感應網優先執行任務,如果這次失敗,將安排魏凡升天。
嗯?這句話怎么感覺有些怪怪的?
.........
.........
注:
來個加更小游戲吧
覺得天宮在異空間的打1,在臨近空間的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