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板,徽州省除了黃山這幾座山峰外......
還有一處特殊的地質區域!”
“嗯?什么區域?”
常啟祥的嘴中驟然蹦出了一個詞:
“秦嶺的末端!”
接著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秦嶺山脈西起昆侖,最東端穿過了徽州省的南部。
整個秦淮線將徽州省從中間一分為二,形成了如今徽州多元的社會環境。
而秦嶺....
咱們的二次采樣才探索了很小的一部分區域。”
秦嶺。
華夏最重要的山系之一。
狹義上的秦嶺,僅限于陜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
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于嘉陵江。
而廣義的秦嶺則西起昆侖,中經隴南、陜南,東至鄂豫皖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
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咱們平時說的秦淮線,便是指廣義上的秦嶺線。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
秦嶺是南北方的分界線,它阻擋了來自南方的水汽,同時也阻擋了北方的寒冷空氣。
另外。
秦淮線還是1月份0℃等溫線、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線、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分界線、旱地農業與水田農業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分界線、農作物一年三熟/一年兩熟與兩年三熟/一年一熟分界線等等。
這些名頭和龍母都差不多了。
而在人文方面,秦嶺就更神秘了。
傳聞華夏的龍脈有兩座。
一是昆侖,萬上之祖。
二便是秦嶺。
人文始祖伏羲和造人的女媧都出生在秦嶺,同時秦嶺也是秦朝的發源地。
傳聞姜子牙曾在秦嶺腳下垂釣悟道,等待周文王。
老子的《道德經》在亦是秦嶺著成,從這里開始流傳。
一條秦嶺山,半部華夏史,絲毫不夸張。
而秦嶺的末端便是終結于徽州省,僅有小半點尾巴停留在赫赫有名的散裝江蘇。
如果說秦嶺真的是龍脈的話,那么徽州省無疑是龍脈的尾端。
因此在聽到秦嶺的尾部穿過徽州省后,秦振東的表情驟然便凝重了起來。
如今全國二次采樣的完成度已經超過了50%,但沒有再發現任何一處類似青城天宮的異空間。
如果說華夏境內剩下的那些地方里頭,還有哪里還可能存在有這種異空間遺跡。
那么秦嶺絕對是位列靠前的選項之一。
只是由于秦嶺地幅廣袤,一時半會兒很難有出結果。
眼下天宮之內的建筑帶有明顯的徽派色彩,而徽州境內又恰好有秦嶺存在.....
秦振東總覺得二者之間似乎有什么關聯。
而就在此時。
黃教授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舉起了手
.........
注:
今天四更萬字,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