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提及過。
李百安雖然還沒有到過大莫界,但這和許多外部因素有關,他本身的能力和級別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在此之前,他便已經將兔子們在大莫界的相關成果都接觸了一遍,心中已經有了底。
加之空間袋的研究成果就那么些,所以他沒費多少力便跟上了潘院士的思路:
“小潘,你這么一說......好像還真是這樣?
雖然天宮空間的材質和空間袋不同,但雙方內部的情況確實似乎有些微妙。
按照我之前看到的由曾谷成曾院士所寫的報告記錄。
空間袋是質心系動量守恒,有一股不知從何而來的外力將內部勢能轉換的動能取消。
而天宮空間同樣是質心系動量守恒,卻有一股不知道取向如何的額外功.....
兩者這一結合,兩頭似乎就都能說通了!”
潘院士重重的一點頭,說道:
“咱們之前對空間袋的研究都是采取的破壞性實驗,做不到完整狀態下研究內部情況,因此很多細節咱們根本沒辦法了解。
而且如果天宮空間真的是一個特殊的空間袋,那么內部主殿的建筑風格也就說得通了:
它完全可以是張道陵在徽州的時候就裝進去的,最后被搬到了青城山。
不過這樣一來依舊還有一些問題。
例如這么大的‘空間袋’是怎么形成的,它的邊界為什么和大莫界的不太一樣,又為什么會出現氣旋這種入口等等。
但如果它真的是個空間袋......
那么咱們很多原先已經停滯的環節,將會得到一個關鍵的重啟期!”
潘院士的態度很客觀,并沒有因為太過興奮而不知所謂的揚言可以完全破解空間袋的秘密。
科學研究這玩意就和寫小說一樣。
一書成神終究是少數,目光必須要長遠。
哪怕你只有蚊子推每天漲二三十個收藏,那也比全程裸奔沒有任何推薦要強。
科學研究也是同理。
指望一下子把所有問題都給破解掉是不現實的,路要一步步的走。
能有一個全新且可行的研究方向,總比在泥里頭卡半天要好的多。
隨后潘院士和李百安一同署名,將這個猜測傳回了給了大本營,交到了秦振東收集。
不得不說,這個消息實在是太勁爆了。
繞是秦振東這位封疆大吏聽聞這個消息,都不由有些動容:
“李老,潘院士,你們說句實話......
你們對這個猜測有多少把握?”
潘院士聞言和李百安對視一眼,仔細想了想,回答道:
“理論方面是完全能夠說得通的,這就像兩個磁極,互補的嚴絲合縫。
保守估計......
最少五成吧。
其實想要論證這個猜測很簡單,只要把我們破解空間袋得到的那個陣法拿來對比一下就行了。
如果那個陣法的紋路與駐點前面的陣法類似,那么基本上可以判斷天宮空間就是一個空間袋——或者說最起碼空間袋是天宮的特質之一。
咱們超算的運力在鑒別圖像方面還是很強的,基本上不會出意外。”
潘院士作為薪火營地的主要研究人員之一,空間袋項目的文檔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查閱權限的限制。
他很清楚。
此前兔子們拆掉的那些空間袋雖然沒有成果,但其中刻錄的陣法倒是都被保留了下來。
這會兒正放在曾谷成他們實驗室里頭,由曾谷成的弟子卓元興看管呢。
雖然這幾道陣法在肉眼上看略有不同,幾乎很難分辨出相似之處。
但在科技儀器的識別下,它們的相同點簡直無處遁藏,顯露無疑。
這也是尖端AI的特點之一,它的算法和肉眼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
哪怕是兩張看上去完全不一樣的圖片。
只要雙方存在內在關聯,它就能輕松的幫你識別出來。
潘院士的要求很快便被準許通過。
一個小時后。
一臺載有詳盡陣法圖像的設備被從大莫界送回。
而同一時間。
另外一組探測器掃描過的主殿陣法數據,也被導入到了相關網絡。
由于這次識別事關重大,兔子們特意動用了位于津門的天湖二期的一部分算力。
半個小時后。
一份結果出爐:
天宮主殿廢墟前陣法與大莫界空間袋陣法印記的軌道相似度為......
94.7643449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