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按照此前所說,每輪天劫都有足足九九八十一道閃電。
因此整個渡劫過程中涉及到的區域至少有近千平方米,并且實際情況會遠大于這個數字。
同時由于電荷之間的躍遷效果,每道閃電注定不可能擁有相同的量級。
總是有幾道強點,有幾道弱點。
如果不用超算捕捉,在整個區域都覆蓋上渡劫手段。
那么兔子們屆時需要考慮的就是數千平方米范圍的超大區域,后續的算力難度需要千百倍不止。
因此只有提前定位到每個閃電的落點以及量級,后續的防御與引導工作才能夠正常進行。
至于之所以選擇離子信道儀而非傳統電纜,一來是因為鈹離子是陽離子。
它可以通過電子軌道的條件來修正雷罰的電勢差。
就像是一樓到二樓之間有一道樓梯,原先的樓梯有五階,走起來非常費力,每一步跨服都非常大。
離子信道儀的作用便是將樓梯擴展成二十階,哪怕是嬰孩都可以慢慢的一步步走完。
傳統電纜雖然也能做到這點,但它需要的長度實在是太長了。
并且哪怕是目前最優質的電纜光纖,也很難抗過雷罰這種等級的能量。
鈹離子卻不同,它的穩定性高到驚人。(鈹離子的激發能量可以用FCPC和MCDF計算,DOI:CNKI:SUN:HBNS.0.2016-04-011,這里就不多費筆墨計算了,總之扛過雷罰很輕松)
離子信道儀在青城山天宮的開發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現如今已經是個相對成熟的技術儲備,完全可以在雷罰之中應用。
除此以外。
兔子們在不久前還掌握了另一項新技術——類空間儲能。
不知道還有沒有眾所周童鞋記得。
當初在青城山秘境里。
兔子們曾經對空間邊界進行過觀測,并且記錄了一道特殊的光譜。
而很巧合的是......
當時機器在空間邊緣還檢測到了大量的正電子,潘院士以此聯想到了生成閃電的韌致輻射。
大家是不是感覺以上哪個地方與現在的情景很相似?
沒錯。
同樣是閃電!
空間邊緣發生的韌致輻射雖然沒有生成肉眼可見的閃電,但原理其實和閃電完全相同。
甚至伽馬射線的能級還要更高一些,那可是宇宙射線。
在韌致輻射中。
高速電子減少的動能會以伽馬射線的形式放射出來。
伽馬射線打到大氣中的某種原子上,敲出一個快中子,那種原子會變成某種同位素。
那個大氣內被伽馬射線打擊的原子就是氮。
而氮,又是生成冷凝Y粒子的核心元素。
看到這里,想必聰明的童鞋已經明白了。
沒錯。
兔子們最近突破的技術,正是將產生Y粒子的微生物充作臨時儲能物!
話說起來。
發現這一技術的還是王薔那姑娘。
其實在很早很早以前,早到這本書還沒上架的時候。
王薔和劉向前便在實驗中遇到了一個疑團:
冷凝微生物可以將空氣中游離態的氮素直接轉變為含氮化合物,但很奇怪的是......
那些含氮化合物在生成后立刻就被焚毀了。(見四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