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莊稼漢子依舊不怎么說話,但身子卻挺拔了不少——他不斷在心底暗示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在這時候給孩子丟人。
聽到自己兒子的話,黃立柱黝黑的臉上閃過一絲期待。
只見他輕輕點了點頭:
“好。”
隨后這一家人便互相整了整衣領袖口,帶著盼望走向了小區大門。
這次兔子們開放的十五棟樓都隸屬于一個小區,采用封閉式管理。
也就是說后續二期三期之類的職工樓不會劃分到現有的這座小區里,而將會另行獨立成其他小區。
第一期的小區名字叫做繁華里,入口只有一處:
那是一道標準的開合式鐵大門,高度大約三四米。
大門邊上則是兩道一點五米左右的側門,再往外便是小區的封閉式墻體。
小區的主路連接著不久前規劃好的大道,兩側的輔路也都升級成了水泥路。
因此通行量方面是不用太過擔心的。
此時此刻。
小區的入口邊上正圍滿了圍觀的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前往入口的這幾十米距離,仿佛跟本土走T臺一般——甚至要比走T臺還嚴格的多。
因為本土哪怕你在維密上走秀跌倒,下臺后照樣能買熱搜把自己說過的話給洗白白,順便嫁個豪門啥的。
但小區入口這邊可不行。
大莫界的娛樂方式相對有限,搬個小板凳聊八卦的大媽大爺在安置點隨處可見。
因此一旦你在眾人的圍觀中出了什么洋相,這注定將成為伴隨你一生的梗。
“聽說了嗎?XX家的娃子在進小區的時候摔倒啦!”→“XX家的娃子在進小區的時候發病死啦!”→“XX在進小區的時候發病,把自己的娃子摔死啦!”→“小區的墻突然發病,把XX和他的娃子砸死啦!”
差不多就是這么個發展方式,而且你洗都洗不掉。
因此黃玉勝一家人走的極其小心,耳邊時不時就傳來‘那不是俺們村以前的黃家人嗎’這類的言語。
沒辦法,人的基數一多,各種老底也就沒多大隱藏的可能了。
基本上等黃玉勝一家走完這段路,自家的底細也差不多都被翻了個遍。
小區的入口邊上有個小建筑,上面用漢字與華夏語寫著門衛室三個字。
在工廠里上了這么久的班,黃玉勝自然明白門衛是干啥的。
“爹,娘,你們先和小妹在這等一會兒。”
黃玉勝囑咐好父母不要走動,隨后從兜里取出了鑰匙,徑直走到門衛室邊:
“你好,我是來看房子的,我叫黃玉勝,自行車廠的,工號2333,這是我的鑰匙。”
小區的門衛是由來自營地的一個警衛排臨時擔任,等到培養出合格的土著門衛后,他們便會撤離崗位。
今天正在值班的是一位個子高大的年輕戰士。
他在通過翻譯設備聽清黃玉勝的話后,從身上取出了一臺內連局域網的設備。
這臺類似pos機的設備叫做ABB人臉識別模塊,也是一項很成熟的技術了。
一些在大城市經常通過地鐵上下班的朋友應該對此比較熟悉,經常會有警察蜀黍拿著這種機器對行人進行抽檢。
你有身份證的時候就刷身份證,沒身份證的時候也能做人臉比對。
當然了。
抽檢這玩意兒,其實也和你的臉看上去安不安全有關。
比如某個叫新手釣魚人的作家,在魔都時經常走著走著就會被攔下來做檢查,賊苦逼了......
咳咳。
視線再回歸原處。
門衛小哥很利索的將黃玉勝的工號輸入,而后將設備放到了黃玉勝面前:
“眨兩下眼....好了,通過。”
黃玉勝有些意外的指了指自己,問道:
“這就好了?”
“沒錯,可以進去了,你的房間是4單元404,隨時可以拎包入住。想要裝修的話可以通過單位申請也能自己找人,自己找人的話價格可能便宜點,但是單位申請的質量和技術手段都會更高,畢竟用的是專業設備。”
門衛意外的有些好說話——起碼比黃玉勝想象的要友善很多。
在過去的逃難過程中,黃玉勝也做過很多次小工,知道一些管事有多難纏。
不過這終歸是好事情,因此黃玉勝也沒太遲疑,飛快的朝父母和妹妹招招手:
“爹,娘,你們快進來吧。”
“哦哦,來了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