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冷到平均3.4年才能出一篇SCI,冷到國內從事相關研究的教授職稱數量只有8個。
更冷到國內單獨設立的狐屬研究實驗室只有四個。
當然了。
掛著研究養殖基地的倒是不少。
但這些基地有只算一個,幾乎都是只養殖不研究,純商業化路線。
沒辦法。
狐貍這個科屬盤子太小了。
絕大多數專家都是直接把它涵蓋在了某個研究課題內,不會獨立的去研究比如崔曉峰就是這種情況。
也正因如此。
易安在青丘項目中的重要性也自然不言而喻。
過了大概十多分鐘。
易安一臉思色的抬起頭,擰著眉毛對林子明說道:
“林上校,這幾具骨架不太對勁。”
林子明聞言,頓時眉頭一揚:
不對勁才好啊,要是對勁了那還怎么發現問題?
當然了。
這種話只是他的心理想法,當然不會表述出來,因此明面上他還是比較好奇的:
“哦?易教授,怎么個不對勁法?”
易安推了推眼鏡,解釋道:
“狐貍這種生物,在本土其實是個存有非常多疑問的科屬。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狐貍出現在地球上的具體時間,目前連個范圍性的公認都不存在。
有的說五百萬年,有的說三百萬年,還有的說五十萬年。
當下最新的推論是現代肉食類動物的祖先是古貓獸,差不多距今4000萬-5000萬年以前吧。
然后就沒了你敢信?”
林子明頓時一愣:
“額沒了?這是什么意思?”
易安苦笑的搖了搖頭:
“字面意思,古貓獸之后的分化梯度我們一無所知,甚至古貓獸目前的證據都不是很足呢。
貓型亞目和犬型亞目的最近公共祖先就像柯南里酒廠的大boss是誰一樣,誰都不知道。
我們能確定的,就是貓型亞目最早分化出來的是雙斑貍科,犬型亞目則分化成了犬科。
然后又分成了黃昏犬亞科,恐犬亞科和犬亞科。
再然后犬亞科內部分成狐族也就是狐貍和貉。
并且我們只清楚過程,每個分化的時間點壓根沒有任何實質證據,全靠檢測化石去猜。”(我特意查了一篇SCI,也是狐類影響因子最高的一篇,還是tm是很少見的西班牙語而且不能截屏翻譯,大晚上的我對著西班牙語一個字一個字的翻譯過去)
溝壑邊。
聽聞易安的介紹,林子明不禁瞪大了眼睛:
“我勒個去,也就是說地球上狐貍的出現時期都沒有一個公論?”
易安重重的點了點頭,示意他說的沒錯。
隨后從地面上拿起了一塊狐貍顱骨,朝林子明比劃了幾下:
“而比起地球上的狐貍,青丘狐貍顯然要個特殊一些。
比方說這個顱骨。
林上校,看到這個區域了嗎?
這是它的大腦,左右兩個凸起的末梢神經。
由此可以判斷它的腦容量大約有130克。”
眼見林子明有些不明所以,易安繼續道:
“一般來說,現代人的大腦重量約1400克,老鼠約2克、貓的約30克、狗的約70克。
至于一頭標準赤狐,腦容量也就60克左右。
130克的腦容量,你想想這是什么概念?”
林子明眨了眨眼:
“代表著是狐貍中的眾所周知?”
易安輕輕點了點頭,說道:
“算是吧,這也可以說是進化的一大步。
本土狐貍有個叫做foxtilo的模型,按照模型計算,自然狀態下的狐貍再進化七十萬年才有可能達到這種程度。
哪怕咱們人工干涉培育,保守也得要十幾萬年才行物種的進化比科技提升難太多了,萬年基都是最基礎的數字。”
接著易安又把顱骨翻了個面,指著牙齒說道:
“另外還有這里,也就是它的下巴。
裂齒極度前移,由第四上前臼齒和第一下臼齒形成,這代表著更高效的獵殺手段。
這種進化程度用科技水準來比喻
差不多就是當咱們還在研究AI初步階段的時候,有公司在網上發布了個腦波全息游戲一樣離譜而且那個公司還特么是豬場。”
說完這些話。
易安小心翼翼的將顱骨放下,又拿起了一根類似腿骨的骨架:
“另外更關鍵的一點是”
“這幾只狐貍的死亡方式并不是自然老去,而是被外力擊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