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優美的隸體字從木炭下蹦出來。
“沙沙沙……”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是的!
他已經有了目標。
既然兩大顯學不好對付,既然黃老未死。
不如,先從沒落的入手——兵家!
自從齊亡,兵家就已經失去了中心之地。
姜尚、孫武留下來的遺產,也失傳的差不多了吧?
自建國之后,除了七國之亂外,大漢休養生息將近百年。
沒有大規模持久戰爭的加持,兵家,一直處在一個很尷尬的地位。
想爭鳴,卻沒有拿得出手的理論,也沒有拿得出手的謀劃。
皇帝不打仗,他們能怎么辦?
總不能自己發動戰爭吧?
至于撰寫兵書……
環境不允許啊。
春秋戰國諸子能寫出曠世經典,得益于連年征戰的環境。
在秦統一全國之后,他們兵家,基本上可以稱得上失去價值了。
朝堂中的武將,雖然統率軍隊,卻不是兵家之人。
試問,放眼當今,還有哪一家比兵家更弱呢?
司匡心里有了底氣。
越寫越激動,速度越來越快。
“沙沙沙。”
“……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
花了大約半個時辰的時間。
他把《孫子兵法》一十三篇全部默寫了出來。
原本沾滿了污垢的被褥,被密密麻麻的黑色炭字占據。
司匡拎著被褥,滿意的看著自己的杰作。
輕聲嘀咕,“用兵家的東西,對付兵家的人,我這也算是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了。”
幸好大學選修課選了《孫子兵法講讀》。
雖然這十三篇內容并非孫武真跡,而是幾百年后,一位姓曹的“性情中人”總結編撰。
但把它拿到現在,在無人可以反駁的情況下,它就是孫武真跡!
試問,在孫武后人不見蹤跡的情況下,還有什么人能比齊將匡章之后更有說服力?
有了老祖宗的戰績,贗品也可以成為真品!
司匡把這份“曠世著作”小心翼翼地疊好,放進衣服的褡褳里面。
他對著忙乎了一夜,尚在歇息的大母磕了三個頭。
沒有打擾,沒有兒女情長的告別。
而是毅然決然地走出了內室。
司匡走進廚房,從釜中取出尚存余溫的粟米,用包袱包起來。
回頭望了一眼內室,微微一笑,出門,踏上了征戰稷下的路。
…
與此同時
內室
一直在裝睡的司貍兒醒了,眼眶通紅,哭成了一個淚人。
司田氏也睜開了沉重的眼皮。
“哭哭啼啼,成何體統?”她輕輕撫摸著孫女的腦袋,佯裝發怒,“司匡是司家男兒郎,是匡家男兒郎!他既然胸懷大丈夫之志,吾等女流之輩,只需要支持!休要再哭!”
“諾!”
司田氏枯槁的大手握著孫女滑嫩的小手,淡淡地說道:“貍兒,扶老身起來。吾要在夫君與孩兒的牌位面前祈禱,祈求他們保佑孫兒平安歸來。”
“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