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心一沉,詢問。
“當下,對我而言,最有價值的農書是哪兩本?”
“《齊民要術》、《王禎農書》。”
“原因。”
“《齊民要術》原因有二。”
“第一:乙方身處齊地,前者的指導,更能符合需求。”
“第二:其引《氾勝之書》、《四民月令》。此二者,指導了大漢百姓農業。”
司匡舔了舔嘴唇,輕聲,“《王禎農書》有何優點?為何能與這本書媲美?”
漩渦中的聲音沉吟半晌。
僅僅用三個詞回答,“曲轅犁、木活字印刷、備荒論。”
司匡雙手死死地抓著褲腿,眼睛瞇成了一條縫。
他知道前兩個東西。
毋庸置疑,這倆玩意兒,的確是自己必需之物。
只是,這最后一個……
“何為備荒論?”
“應對水旱蟲災的措施。”柜臺后流動的漩渦中,傳來一陣沉重的聲音,“雖然王禎中,此內容不足兩千字,但,這是除《農政全書》之外,為數不多專門提及應對荒年之法的書籍。”
“呼!”
司匡咽了一口唾沫。
他心動了。
根據記載,今年農歷八月份,會發生一場螟蟲之災。
雖然不清楚災難規模,但是可以肯定,絕對會威及數十萬人。
備荒論……
應景了!
沒有猶豫。
司匡心一橫,一把抓住了《王禎農書》那個光團。
剛準備捏碎。
忽然,想起來兌換的代價。
驀然收手。
起身,走到世界地圖旁。
右手放在上面,沉聲,
“查看包括今天在內,未來十三天的天氣。”
“嘩啦啦!”柜臺上的粉色豬豬儲存罐傳來了一陣錢幣碰撞的聲音。
“查看成功。”
一份晴雨表,出現在司匡的大腦中。
不得不說,齊魯之地,正月時候的天氣,的確干燥。
雨天很少,也“很有規律”。
未來十三天,只有兩天有雨。
第一次在正月十六。
(眾所周知,一般學生開學,就會下雨。)
第二次在正月二十一。
(高密習俗:此日為小麥生日。如果天氣晴朗或天降瑞雪,則主小麥豐收。若陰天,則少收或者絕收。)
司匡點點頭。
看來,今日與孔武的“約會”,不會被耽擱了。
這可是來到大漢的第一個元宵節。
不說意義非凡吧,反正值得紀念。
他搓了搓手,回到案幾的位置。
重新盤膝而坐。
目光緊緊地盯著案幾上的光團,一把抓住。
這一次,毫不猶豫的捏碎。
“砰!”
“兌換!”
“叮!”
頭頂的燈泡閃爍著璀璨奪目白光。
與之相對,墻壁上的黑色漩渦,流動變快了,“咕咚,咕咚”。
雖然儲存罐中已經沒了氣運幣,但還是象征性的發出“嘩啦啦啦……”的聲音。
提示音從四面八方傳來。
“扣除所有的氣運點。”
龐大的知識量從四面八方涌入司匡的大腦。
……
“已獲得《王禎農書》全部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