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正如林姑姑所說。
司淺淺徹底“恢復”了!
蕭律大清早就被小王妃“耳提面命”著,午膳要回府用,下午也不許再進宮。
于是他不得不加快辦事效率,一早就雷厲風行的處理了許多樁問題。
“王爺這是、心情不好?”有朝臣在被罵完太拖拉后,忍不住向司世弦請示。
司世弦尋思著不像,但沒直說:“王爺向來不喜辦差不積極的臣子,你們鴻臚寺在議和問題上,確實辦得不利索。”
鴻臚寺卿很委屈,“這也不能怪卑職啊,吐蕃議和團的人,天天磨磨蹭蹭的!”
“那你就得想辦法,讓他們不能磨蹭。”司世弦表示。
鴻臚寺卿:“……”卑職辦不到啊!
司世弦明白,所以只能安撫:“等議和過去就好了,再者也不是光你們鴻臚寺被罵,本官不也被罵了?”
“……也是。”鴻臚寺卿找到了平衡,主要是他聽到政事堂里,傳來了蕭律嚴詞訓斥工部尚書、兵部尚書的聲音。
這才是真怒!
剛才對他,挺和藹的了。
鴻臚寺卿趕緊拱手拜道:“卑職告退。”
司世弦是尚書令,不能走,只能羨慕的揮了揮手,“去吧。”
一刻鐘后,灰頭土臉的沈尚書、趙尚書,才從政事堂內走出來。
司世弦迎了上去,“二位辛苦了。”
趙尚書理虧,已經拜道:“是下官沒盡力,讓吐蕃有拖延的空間,王爺罵的沒錯。”
“王爺也是想在萬壽節前,將議和事宜完成,讓圣上安心養病,我們身為臣子的,當多體諒。”
司世弦的溫和勸慰,讓趙舒城深以為然,“自當如此,下官這就去四方館,那雷親王一日不給回復,下官就一日不出四方館。”
“有勞了。”司世弦表示,“晚些時候,本官也會過去。”
此次議和陣容,本就是以司世弦為首,兵部、戶部、禮部為輔。
而沈浪等西北將領,并不直接參與談判,主要是起到旁聽、監察作用。
畢竟此次能議和,西北各軍貢獻最大!他們有權參與進議和,但他們都是武將出身,不擅長談判,所以主談官員都是文臣。
沈浪對此很不滿,眼下就在政事堂里,和蕭律叫板:“王爺,為何不讓小爺去談!要是小爺去,你且看雷姆達這個手下敗將敢放個屁試試!?”
“他要是放了,你是不是又要抹他脖子?”蕭律沒好氣的罵道:“讓你去,就是讓你催一催這幫狗娘養的!你倒好,光去當飯桶了!”
沈浪不服:“你又不讓我動槍!他們當然不怕我!”
“你就不能用點腦子!?”蕭律已經在考慮,是不是該把這混賬換回去,讓李修回來。
沈浪大概是看出了他的想法,馬上表示:“小爺這就去用腦子!”
“滾!沒進展別來見本王!”
“是!”沈浪器宇軒昂的退下,一點沒有被威脅的緊張,反而還躍躍欲試起來,他絕不會輸給李修那愣子!
司世弦聽到這里,已經嘆為觀止,覺得秦王此人,對文臣、武將各有一套,說實話——比代宗更能御下。
但這等大逆不道的話,他是不會說出口的,他正準備進去稟報他手頭上的事。
然而——
蕭律“下班”了,他已經從政事堂走出來。
“王爺?”司世弦有點傻眼。
“岳父隨本王回王府用膳。”蕭律怕趕不上午膳,家里那個要鬧。
司世弦:“?”政事堂的伙食還可以啊!
可惜金明已經在催他,“尚書令大人,請。”
司世弦沒辦法,只好跟著蕭律回府了。
與此同時——
四方館。
雷姆達收到了吐蕃王的回信。
信只有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