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后,蕭律開始頒布登基后第一道圣旨,從大赦到治喪,從嚴防京內動蕩到警惕邊疆異動,全面且詳盡。
整個大盛朝廷就在這一刻,步入了新的紀元!
很快——
京兆府已在各處貼出布告。
“明和三年,皇二子秦王登基,改年號為興元,赦天下,減賦稅,……”念完邸報的裴老笑了,終于放心的走出房門,望向無限明媚的艷陽。
這一刻,身為經歷了三朝帝王,曾為兩朝帝王效命的他,仿佛看到大盛的未來——將如日中天。
趕回府中的裴衡正好看到這一幕,“祖父。”
“來,陪祖父小酌一杯。”
“好。”裴衡也笑了,甘露殿他去了,但因官職不高,并未說上什么話,但他親眼見證了新帝登基,知道這一切來之不易。
他要在小酌的同時,將一切都講給祖父聽,再進行下一步的部署。
而在上京城街頭——
“新帝是秦王嗎?”
“當然啊!沒看到皇榜都說了,皇二子秦王繼位登基嗎?”
“我又不認識字!但要是秦王,那就沒事了。”
往常并不關心是誰登基的尋常百姓,忽然都關心起是誰登基,并在確定是秦王后,都心滿意足的散去。
也有的還問了官差,“那皇后呢?”
“就是原來的秦王妃。”
“閹豬那個?”
“……是。”
“那就好,不知道秦王妃能不能教教咱們閹羊之類的,怎么就只能閹豬呢?羊不行嗎,羊不能養肥肥嗎?”
官差:“……”這題他也不會答!不過他會上報的,畢竟上頭剛才囑咐過了,百姓有什么意見,要征集上報。
這個應該算一個意見吧?
官差如是想著,又怕自己記不住,不斷在腦子里重復了閹羊的問題。
……
江南西道。
剛回到洪州的李修,正在朝京城遙跪而下,“陛下萬歲萬萬歲!”追隨多年的秦王殿下終于登基了!
哪怕早有所料,李修還是很激動,“末將可以一直在外打仗、駐防,不必回京和文人們較腦子了,可太好了!”
但凡追隨過蕭律的人都知道,他知人善用,所以他們的抱負!將得到更廣闊的施展空間。
是以,哪怕是歷來新帝登基時,最易出現問題的邊關,都穩如狗。
畢竟這些地方的駐防邊軍將領,基本都在蕭律麾下干過,若非如此,不良司長老們也不會說他是無冕之皇。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