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休要血口噴人!”任丘心當然不承認!
然而——
“這難道不是事實?”
又一道老邁但沉穩的聲音,從人潮后方響了過來。
等人潮自發的分開后,認識的人就能看到,當朝的御史大夫賀同韞,帶著御史臺上下官員,來了。
昨天剛進過宮,向帝后道喜的他,也沒想到今天會來這市井之中,來和士林學子懟一場,“你孫女任珺霜私德有虧,不配再為先太子妃,更不配進當今陛下的后宮。
而你卻私收了姻親盧府的賄賂,在今日這等本該是萬民同心,助陛下抵抗吐蕃入侵的時刻,來逼宮!其心可誅!更不配為人師。”
“你、你胡說八道!”任丘心還想辯解。
但賀同韞表示:“老夫已將你之罪證,悉數送去京兆府!待吐蕃之圍結束后,你就等著被審吧!老夫可不在這里聽你狡辯,老夫只想說——
今日,有我賀同韞在!有我御史臺在,任誰都不能將皇后娘娘送出去和談,哪怕是陛下有旨,也不行!老夫勢死諫到底!”
“吾等,勢死諫到底!”御史臺上下近十官員,紛紛附和。
身為御史臺官員,他們個個都身帶正氣!從來都是只要認定了,哪怕是在朝堂上,都會為了真理撞柱而亡的“頑固”分子。
這就是在賀同韞這塊老頑石帶領下的!整個御史臺的鳳骨。
如此鳳骨!非任丘心等烏合之眾能敵。
更何況還有一個孔夢生,他已看向任丘心身后的士林學子們:“諸君念圣賢書,心中當有一尺桿,孰對孰錯!不可人云亦云,當用你們的眼!你們的心去辯證,你們此行此為,對否?”
對否?
很多讀書人還是不明白的。
在他們看來,只是請皇后娘娘去和談而已。
若是擔心有危險,可以加派人手,或者跟吐蕃的人談,在京中議和啊。
但是——
“不對!”
“你們不對!”
早已圍觀過來的百姓們開口了。
他們沒念過什么圣賢書,但是他們懂得一個質樸的道理,“皇后娘娘是好娘娘,我們應該保護她!”
“對啊!吐蕃的人如果是要和談,派使者來談就好了,派這么多兵打過來,這分明就是搶,怎么可能會談?”
是啊!
這么淺顯的道理。
讀書人真的不明白么?
不是。
他們只是覺得無論如何,可以一試。
有人也開口說了,“若我是皇后娘娘,若我只需要去試試,就有可能解決危機,讓百姓安康,免去不必要的流血犧牲,我一定會去!”
“對!”任初立即接上這句話,“我父非是出自私心,只是為滿城的無辜百姓著想而已。”
然而——
“別吵了!”
金幣忽然開口,而在他身邊,站著一名剛來傳達軍情的神策軍斥候。
這名斥候在眾人安靜下來后,平靜重復了方才的軍情:“范陽軍、河北軍已從東邊圍來,他們揚言陛下為女色所惑,來清君側。”
任丘心聞言,臉色就變了!按計劃,這個時候他們應該鼓動完百姓,民憤達到了**,都在要求送司后出城!
如此,盧公和范陽王再攜手施壓!陛下若想坐穩帝位,就必須取舍。
結果……
“聽見了么?”金幣解釋道:“吐蕃大軍前腳剛到,這位任老的親家就帶兵來了!還揚言清君側?我看他們是在勾結吐蕃造反!”
“任丘心,你最好給一個充分的解釋!否則休怪老夫再彈劾你一筆。”賀同韞是真沒想到,任丘心老糊涂至此,居然還勾結吐蕃賊子。
“我沒有!”任丘心當然不承認,“我……”
金幣卻沒空再聽下去了,“賀大人,這里就交給您了,在下還要去守東城門。”
“小將軍請。”賀同韞立即拱手應道。
金幣當即帶著數千神策軍,朝東城門而去,留下面面相覷、目露狐疑的書生們。
如此一幕……
落在蟄伏于暗中的巫昇眼里,已是一嘆:“王,這幫人恐無法成事。”
“都是廢物。”吐蕃王臉色發黑,“實在不行就硬攻。”
“唯有如此。”巫昇早就做好這個準備了,“這三年,蕭律暗中做了太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