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提到這事,我就問了他。“那你對重組有什么看法?”
“請恕我直言,李副總。其實這個提議是好的,因為兩家融合廠做的是同類產品,以前是計劃經濟,體現不出各自的優勢,但現在改革成市場經濟,這就有點自相殘殺的味道,我們兩家工廠又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設備落后,技術落后,管理觀念落后,馬來西亞朱應城先生不是說了嘛?什么落后都不要緊,關鍵就是人的思想觀念不能落后。觀念落后了,才是真正的落后于人家。”
“設備可以買,技術可以改進,思想觀念這種根深蒂固的東西,想改就難了,對于國企的整改,我倒有幾點看法,不知道會不會擔誤您的時間?”
我喝了口茶,點點頭。
“沒關系,我今天就是特意來的,你說!”
秦得志看看窗外那片空曠的草坪。
“不如我們到外面走走?”
可能是有些話不方便當著工人的面講,我理解他的想法,于是兩人就出了辦公室,一路走一路講。
“如果企業要進行重組的話,我希望政府能出面,對這次人選做公平公正的選撥,現在有些人,只顧自己享樂,根本就不管工人的生死,去年一個老工人受了工傷,人家的醫藥費報了一年,到現在一分也沒拿到,而他們給自己買車,吃喝玩樂的錢卻拿得出來,每月所謂的招待費就是十幾萬。”
“十幾萬啊,對于我們現在的企業,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工人工資才一千多一個月,有時還不能按時發。”
我聽了這些話,看到秦得志痛心疾首的樣子,應該不是在演戲,而且自己這次突襲,看到的應該是最真實的一面。
于是我安慰道:“何苗是你外甥女?她昨天跟我提了這事。”
“苗苗跟你說啦?”
秦得志很意外,然后又靦腆地承認。
“其實我也有這個想法,把工廠盤活,想想我們二十多歲的時候,那時的華峰融合處理廠是多么的有名,現在幾乎成了沒人要的爛攤子。”
“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改革計劃,寫成書面的文字交到公司來,我們將會對你們這些報告做一個全面的評估,然后在你們這些人中間選一下合適的擔任重組之后的工廠管理人。”
我兩人邊走邊說。
“現在的華峰也好,華云也好,光靠整改重組是不夠的,還得引進外資,貸款的話我們想過了,壓力太大,工廠負擔太重。除此之外,還是你說的那句話,關鍵還得看思想觀念。更重要的是做為一個管理者,該如何帶著工廠走出現在的困境?在工人方面,肯定是勞力泛濫,那么這些工人將采取什么方式處理?既然是改革就要打破大鍋飯,能者多勞,能者多得。”
“所以在工人的錄用方面,也要有個具體的方案。還有現在的華峰,已經不能再靠自力更生了,必須尋求合作。如果靠你們自己單干,各個環節效率太低,必須靠與其他工廠合做,可以選擇給人家做下手,先養活工人,再慢慢尋求突破,現在的新產業很多,很多東西是可以借鑒的,比如汽車服務行業是一個很好的發展空間,與你們也對口。”
我說這些話的時候,秦得志就暗暗記下了,而且他很明顯越聽越心驚,這些理論,這些想法,有很多是他沒能想到的,他只想到如何盤活企業,卻沒想到如何借勢。
如果真的一味靠貸款,壓力真的太大,與別的工廠合作,給他們做下手,倒是一條快捷方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