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還真是本怪書。”大胡子仔細端詳良久,搖了搖頭:“確實,一個字都不認識。”
隨即把書扔給對面的葉凡:“這是你的東西,快說說看這上面寫的都是啥?”
葉凡拿到手里定睛一看,乖乖不得了,封面上用篆書寫了幾個大字:《仙授秘方(上)》,這些個“半文盲”當然不會認識。其實不光他們,即便是博士生,只要不是語言文字相關專業的,對這些長得跟道符似的文字也只能干瞪眼。
葉凡是因為學的中醫,大學《醫古文》里曾經接觸過一些古體字,所以并不感到陌生。后來因查閱古籍需要,在書店里買了本《篆書字典》才得以認識一些常見字,不過碰到生僻的還得
(本章未完,請翻頁)
照著字典查閱對照。
《仙授秘方》相傳為道醫始祖長桑君所著,長桑君的名字一般人可能并不熟悉。不過他的大弟子說出來可能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沒錯,他就是號稱春秋第一神醫的扁鵲。
扁鵲也被尊為中醫學的開山鼻祖,生卒年不詳,姬姓,秦氏,名越人,所以又稱為秦越人。
葉凡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還是在語文課本里的那篇古文《扁鵲見蔡桓公》,此文講述了蔡桓公諱疾忌醫,最后病入骨髓、體痛致死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都是通過故事講道理的,其他的并不重要。不過葉凡關注點卻在于扁鵲的醫術之神技,也就是從那時起,葉凡立志要成為一名中醫,期待有朝一日,醫術蓋世,救天下蒼生于病魔。
因此,高考填志愿的時候,葉凡全部選了中醫類院校。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葉凡還記得在中醫藥大學的課堂上,連教授《傷寒論》的老師自己都親言并不相信中醫治病。按照他的話說:病輕用西藥就夠了,起效快服用也方便,病重了中醫根本不頂用,還得往大醫院排隊找西醫專家。
中醫教授都這么說了,世人對中醫的態度可想而知。
雖然華夏國每座縣級以上的城市至少都設有一家公立中醫院,不過都是掛羊頭賣狗肉,每家中醫院實際從事中醫崗位的不足一成。
葉凡大學畢業后在老家就職的中醫院也不例外,拿著中醫的執業證書,干的基本上都是西醫的活兒。
后來由于被醫院領導算計,工作丟了,證書也被扣押了,不得已來到許州闖蕩。
臨行時,科室老主任塞給他一本手抄的《仙授秘方》小冊子。交待說,這是他祖上傳下來的道醫神書,自己在醫院能單用中醫方法治病立足靠的就是這本神書,從醫近五十載,這本神書早已背得滾瓜爛熟,自認為運用也很得當,但效果總是差強人意,一直以來苦思不得其解,據說《仙授秘方》還有上冊,只可惜早已佚失,或許秘密就藏在《仙授秘方》另一半里頭。
自己馬上就要退休了,回家樂享天倫是唯一的歸宿,將道醫之術發揚光大只能依靠下一代年輕人。遺憾的是幾個兒女中沒有一個愿意繼承衣缽的,通過近兩年的觀察,覺得葉凡天資聰穎,為人正直有愛心,對中醫學習也有濃厚的興趣,是個可造之才,如今被迫一個人去外面闖蕩,有這半本《仙授秘方》神書在手,找個養家糊口的工作總歸不難。
葉凡當即磕謝,行了拜師之禮。
來到許州市,葉凡一邊研讀《仙授秘方》,一邊找工作。
一開始,葉凡心想自己畢竟是正規大學出來的本科生,又考了中醫執業醫師,雖然證件暫時被扣著,去公立醫院上班不現實,可是去民營醫院或許中醫門診做做針灸推拿總歸是不成問題的。
沒想到許州這邊對非法行醫抓得特別嚴,所有醫療從業人員都必須持有執業證書,對于針灸推拿的可以適當放寬,有助理醫師證就行。
因此,面試了好幾家,老板對葉凡的針灸推拿水平都很認可,可是沒有任何資格證書,都不敢錄用他。
眼見帶來的盤纏已不多,再找不到工作連吃住都成問題。葉凡狠了狠心,決定退而求其次,去保健場所看看,畢竟那里不需要證書,只要手藝好就行。
于是,葉凡就來到現在上班的大富豪會所。
這一回,面試倒是出奇的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