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凡略一思考,答道:“山茱萸不就是常用的補益肝腎之藥嗎?時下用得極多的經典成藥六味地黃丸里就有這一味道,性味酸、澀,微溫。歸肝、腎經。有補益肝腎之功效,尤其善于補肝。”
“這個只怕回答不全面吧,補肝腎這是最基本的功效,除此之外,山茱萸還有澀精氣,固虛脫,對于治療腰膝酸痛,眩暈,耳鳴,男科的性功能疾病,小便頻數,肝虛寒熱,虛汗不止以及心搖脈散有極佳療效。”
“心搖脈散?”葉凡還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一次聽說山茱萸還有此功效。
“沒錯,其實是后世大醫家張錫純發現的,患者這是心臟病的突然發作,氣虛欲脫沒錯吧?”
“是的。補氣第一不應該是獨參湯嗎,我看古代文獻中都是如此記載的。”葉凡不解地問。
“用人參是沒錯,不過問題是現在的人參并不是古代的人參,古代的人參是指上黨地區的人參,現在已經絕種了。并不是現在長白山的人參,當然也不是黨參。以前的人參既有補氣之功,更有營養津夜的作用,故大煩渴不解的津氣兩傷證,用到白虎加人參湯證。如果是用現在的長白山人參,肯定要助熱傷津。”黃主任解釋道。
“可是山茱萸也并不具備氣陰雙補的功效呀?”葉凡還是不明白,酸斂藥山茱萸怎么就能代替補氣第一要藥人參了。
“那你說說看,小孩子一跑就容易出汗是哪里出了問題?”
“動則易汗,稱為自汗,當然是氣虛不固,津夜外泄所致。”
“那么自汗的孩子一般采用什么方劑治療呢?”黃主任又問。
“表虛不固自汗、面色恍白或體虛易感者選用玉屏風散,組方:黃氏,白術,防風三味以益氣健脾,固表止汗,如果自汗伴有口干渴,燥熱眠不安者,應選用生脈飯,組方:五味子,麥冬,人參三味以益氣養陰,生津止汗。”
“那么你看這個患者,素有心臟病,高溫作業下又發中暑,大汗淋漓,津夜大傷。補氣固脫自然是重中之重,不過直接益氣,顯然會讓本就干枯的體液再次損耗,既然如此,固脫就首當其沖。山茱萸可以減少體液丟失,同時又可以大補津夜,自然就作為上上之選了。等津夜恢復,再以一劑人參湯大補元氣即可。當然了,如果有古代的人參,那么就能一步到位。現在既然沒有,就只好使用變通之法。”
“原來如此,多謝黃主任指教,令我茅塞頓開。”葉凡由衷致謝。
又過了一小會兒,丁藥師把煎好的中藥湯端了過來。
一碗藥盡,約摸十來分鐘后,中年男子果然精神大震,已經能起得床來。
剛下地跪倒就拜:“謝謝神醫救命之恩,我剛剛都覺著快來死過去了,喝了這碗藥竟然感覺胸中一團熱氣,慢慢又活過來了。”
葉凡能理解他描述的感覺,心臟病的急性發作就是會有一種瀕臨死亡之感,而且不僅是一種感覺,有時就真的沒命了。
黃主任連忙將他扶起,”我可不是什么神醫,只是你既然有這么嚴重的心臟病實在不適合大夏天干這種體力活的。”接著把了把脈,臉上已有了喜色,呵呵一笑道:“從脈象上看已無大妨,你再稍候,我讓藥師再煎碗人參湯給你服下,以防萬一。回頭我再開三副調理的藥鞏固一下,可好?”
“好、好、好。”白襯衣青年搶過話頭答道,剛剛這個工友眼見就不行了,被這位老醫生一碗湯藥下去竟然就好了大半,當然不再有懷疑。
待送走兩位后,黃主任把葉凡拉到一邊,“剛剛的事兇險不?”
“是的,太兇險了,如果不是黃主任及時診治,很可能還沒回到工地就不行了。”葉凡雙手豎起大拇指。
“不是說他的病,說的是你!”
“我?”葉凡一臉詫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