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流水,亭臺軒榭,應有盡有,一處小湖,里面錦鯉戲水,時而躍出水面,煞是壯觀。
趙行道:“我在京中這么多年,怎不知有這個地方”
杜德端道:“趙兄與我等不同,京城的權貴子弟,哪個不是鮮衣怒馬,一擲千金,有幾個像你一般,自幼少林學藝,成年入公門當差,放著舒舒服服的日子不過,非要累得跟土狗一般。”
這點趙行無法反駁。
他雖是尚書之子,但卻與京城三司六部,一品王公的公子哥們融不到一起去,對于京圈的紈绔子弟,也是陌生的很。來到一處小院,上書聽水閣,里面的布置,頗有江南園林的幾分韻味,這種布局在北方十分難得。
“這三品居有三絕”杜德端滔滔不絕,講個不停,“海鮮一品,美酒一品,還有美女一品所以稱之為三品居。”
范小刀問,“吃個飯嘛,怎么還這么多講究。”
杜德端解釋道:“公子圈兒嘛,尋常百花樓、飄香院這種地方,人多眼雜,皆是下品,所以才有人弄了這么個院子,尋常的布衣,就算有錢,也休想混進來,可以說是擴大交際圈的好地方。”
“那價格不便宜吧”
杜德端道,“還行吧,咱們幾個,五百兩銀子,夠了。”
一頓飯五百兩
這得多大的挑費,對范小刀、趙行來說,他們的俸祿,不吃不喝,要五年才能吃得上一頓飯,而對于一個從五品的杜德端來說,只是他們生活的日常,“據我所知,從五品俸祿一年不過二百兩,哪里來這么多錢”
杜德端滿不在乎道,“老子的錢貪多了,做兒子的總得變著法消費出去吧,只有花出去的錢,才叫錢”
這家伙倒挺敢說的。
杜德端的老子,是戶部尚書杜瑞,掌管天下財權,妥妥的當權大臣。
眾人落座,有一位身材婀娜的女子,專門伺候泡茶,一陣悠揚的琴聲,從外面傳來。
湖心亭中,一艘烏篷船,上面坐著一位女子,頭戴斗笠,面帶白紗,正在撫琴。
真會享受
范小刀心中暗想。
只是覺得,那女子怎得有些眼熟
過不了多久,又有三人來到聽水閣,杜德端一一介紹,一位是兵部侍郎沈兵的兒子沈廉,一位是戶部員外郎的公子張祥,還有一位面黑藍衣公子,是大理寺少卿杜進良的公子,這幾個人年紀相若,臭味相投,背景相似,都在京城衙門中當個不大不小的官兒,過著混吃等死的日子,一切都以杜德端馬首是瞻。
真是物以類聚啊。
寒暄之后,眾人落座。
范小刀不喜歡拋頭露面,臨來時特意提醒了杜德端,所以杜德端在介紹之時,也只是順口提了一句六扇門的范捕頭,趙行的搭檔。
眾人見他穿著樸素,知道是趙行的跟班跟著來見世面的,也只是客氣的打了個招呼,并沒有勾肩搭背、稱兄道弟。都是京城的紈绔子弟,以范小刀的身份,跟班擠不到他們的圈子,大家也都明白,一面之緣的事兒,并沒人太把他當回事,但是面子上的話,也要過得去。畢竟,是趙行帶來的人,人家趙行雖然不混紈绔圈兒,但是老爹是禮部尚書,據說馬上就要入閣,這個面子還是要給的。
范小刀也沒什么意見。他來就是湊熱鬧的,純粹的想見識一下,所謂京城紈绔圈里到底都是些什么樣的人,不過,這些人的表現,大大出乎他的預料,本來以為,這些人個個都是飛揚跋扈、橫行霸道的主兒,但實際上,他們的教養還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