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叩謝接旨。
諸葛賢余不在,楊得水辭職,其他若干提司,也都另有安排尚未回來,如今六扇門,只有提牢司李北海坐鎮,他又忙著清點囚犯,接旨之事,只能由范、趙二人來做,兩人將孫公公迎入議事廳,奉上香茗。
范小刀從懷中取出一張千兩的銀票,遞給孫公公。
孫程連忙推辭,“范捕頭、趙大人,可是折煞咱家了,咱家不過是來傳個話,怎么擔得起如此大禮”
話雖如此說,卻笑瞇瞇的將銀票收起,揣入懷中,心中如吃了仙人果,十分舒坦。
這兩個小子,會來事兒,能處。
要知道,范、趙可是有救駕之功,而且范小刀是皇帝的私生子,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對于遞上來的銀票,孫公公卻依然受之坦然,他大大方方坐了下來。因為接下來的話,才是這一千兩銀票的價值所在。
這是內廷不成文的規矩。
沒銀子、沒禮物,宣旨,走人。
有銀票,那自然是要透露些消息再走人了。
這也太監們賺取外快的收入來源之一。
孫公公笑吟吟道“兩位,不知想要問什么”
兩人的問話,也很講究策略,“昨夜聽說宮里動靜挺大,好像是與太平公主有關。”
孫公公道“可不是嘛,御書房死了六個潤筆呢,不過,這件事是趙公公親自操辦,咱家人卑職輕,具體情況也不太清楚。”
這件事,趙銓下了封口令,孫公公在宮里多年,深知道什么錢能賺,什么錢不能賺,雖然是嚼舌根,但是總不能為了一千兩銀子,把自己的性命搭進去吧,不值當的。
“聽說太平公主從昨夜跪到現在,一直在宮里”
人家別人問話,都是皇帝下旨時,心情如何有沒有說別的話,或呈文多久才能批下來,到了你這里,問題都跟皇室的機密有關啊
孫公公作勢欲起,將那一千塊銀票放在桌上,“小范大人,您這一千兩銀票,可不好賺啊,咱家還是先告辭吧”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