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搖頭表示不知,“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過,老寨主臨終之前,給你留了一封信。”
說罷,他回到內屋,取出一個金絲楠木匣,遞給范小刀手中,匣子做工精美,雕龍畫鳳,一看便知不是凡家之物。木匣之內,有一封書信,還有一把形狀怪異的鑰匙。
看到“吾兒小刀親啟”字樣,想起十幾年宋金剛對范小刀的教導,范小刀忍不住有些傷感,他打開信封,取出書信,信中沒有只言片語,只有一張地圖。
地圖之上,有兩個地方被標注出來。
其中一處,是太平道觀,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天師府。如今陛下篤信黃老之術,自二十年前,他差點被幾名宮女勒死之后,便搬到了西苑居住,一心修道煉丹,不問朝政,更是將先前的太平道觀封為天師府,除了幫他與上天交流外,還替他煉制長生不老藥。
另一處,則在太平道觀之外百余丈外,應該是一處衙門。
這勾起了范小刀的興趣,他問:“這是什么?莫非是義父留下的藏寶圖?”
楊青道:“小刀,你自打出生,便被人投毒,每月都會害頭疼病,靠得的那些丹藥,都是來自京城的太平道觀。三年前,太平道觀來信,說配制了一枚極樂丹,可以徹底根除你體內之毒,老寨主最后一次去京城取藥之時,遭到極厲害的仇家埋伏,他怕遭遇不測,將極樂丹藏在了六扇門的暗道之中。你這次去京城,就是要取回那一枚極樂丹。”
六扇門?
范小刀知道,宋金剛曾擔任過六扇門總捕頭,他疑惑道:“當年義父武功那么高,為什么不開宗立派,當個掌門什么的,偏偏要加入六扇門?”
楊青露出一臉欽佩之色,似乎陷入回憶之中。
他緩緩道:“確實,以老寨主的武功加上他的人品和才智,足以成為天下大宗師。或者做個游俠兒,一人一劍,橫行天下,快意恩仇,豈不快哉?起初他加入六扇門時,我也不解,本以為他是貪圖權勢,可他偏偏不是趨勢赴利之人。直到后來,他說過一句話,常在公門內,必定好修行。他加入六扇門,是為了幫助更多人。”
“讓宵小之輩有所震懾,讓權貴之人有所忌憚,為沉冤者得雪,為弱小者仗劍,為天下開太平!”楊青又道,“以前,他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范小刀喃喃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這八個字,曾也掛在宋金剛書房之中,以前他經常站在這八個字面前發呆。于是追問,“后來為何又落草黑風寨?”
楊青看了一眼范小刀,沒有回答。
宋金剛一生追求的正義,堅守的信仰,都在二十年前的一個雨夜崩塌,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范小刀。
楊青清楚地記得,當年正邪之戰才過去沒多久,宋金剛重傷還未痊愈。
在一個雨夜,宋金剛懷中抱著襁褓中的范小刀,摘下了總捕頭的官帽,扔了總捕頭的腰牌,手中一把鋼刀,一路從皇宮殺到太平道觀,又從太平道觀殺到廣安門,一百余名江湖高手,一千多官軍追殺他,卻被他殺了個尸橫遍野,護城河水都染成了紅色,整條街上都是鮮血,數月未曾洗去。
此事震驚朝野,是轟動江湖的大事。
這件事很快就被朝廷壓制下去,皇帝下令嚴禁任何人討論此事。此事的緣由,雖沒有正式說法,但當做野史逸聞,在江湖之中口口相傳,早已流傳開來。朝廷表面上雖冷處理,這些年來私下里也從未斷絕過對這件事的追查,甚至發出懸賞,提供宋金剛線索者,賞金千兩,撲殺宋金剛者,封平安侯。
然而,二十年過去,宋金剛仿佛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從人間蒸發一般,人們都猜測,他已經遠遁海外,誰也沒料到,堂堂當年大宗師級的人物,竟會在青州府的三龍山上,當起了山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