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富道:“可動手時,一腳一個,我也沒見你腳軟啊!”
趙行辯解道:“我是膽汁分泌過剩。”
范小刀道:“可惡的是,這件事明明是兵馬司惹出的,朝廷對他們的處罰卻是不痛不癢,這個仇,一定得報。”
“咳咳!”
閑聊之間,諸葛賢余出現在了他們身后,三人這才察覺,連上前問好,諸葛賢余道,“怎么,心中不服?”
三人皆點頭。
“難道總捕頭也甘心如此?”
諸葛賢余道:“此事陛下都已點頭,雷霆雨露,俱是恩澤。你們不要背后妄議,更不能因此心存報復,尤其是范小刀,聽說調查組起初是要將你革職查辦,后來不知是暗中出力,只是罰俸了事,你要好生珍惜。”
有人暗中出力?
大概是薛應雄吧,范小刀心想,這件事由錦衣衛調查,上報之前必然經過他。他在京城也沒有別得有權有勢的朋友,并不難猜到,可能是看在他與宋金剛的情分上吧。
不過,他依然憤慨道:“半俸,一月不到一兩銀子,這差事,不做也罷!哪怕在天橋上賣包子,說書,也比這個賺得多。”
諸葛賢余語重心長道,“當捕快可不是為了賺錢,是要守護一方平安,你若有這想法,確實不做也罷。”他嘆了口氣,又道:“不過,在六扇門干了二十多年,毫無建樹,我也該退位讓賢了。”
三人這才看到他背后的包裹,愕然道:“總捕頭,您這是?”
“朝廷對我另有安排。”
“不是只降職嗎?”
“不錯,但卻要我去應天府的六扇門。”
范小刀、牛大富不清楚,但趙行卻知道,這道旨意,相當于變相的把諸葛賢余放逐了。畢竟,京城是天子腳下,應天府只是留都,一旦遠離權力中心,天高皇帝遠,要想起復或升遷,此生基本無望了。
想不到他們如此鬧騰一場,竟給諸葛賢余帶來如此后果。
諸葛賢余卻看得開,“我年紀大了,當年本就是戴罪之身,如今能去金陵,也算是善始善終了。你們不一樣,還年輕,未來的路很長。”他叮囑道,“小刀,京城多險惡,你行事過于魯莽,以后要慎言,趙行,你有俠義心腸,卻過于耿直,要知道禍從口出,以后當做事當權衡利弊。”
牛大富道:“那我呢?”
諸葛賢余笑道:“你花了三千兩銀子,進了六扇門,我就不多說了。”
諸葛賢余走了。
沒有人給他送行,這也是他刻意拒絕,他知道,與兵馬司打架,只是一個由頭,他的離開是遲早之事,這自從范小刀入京之時就已成定局,當年那件事,知道真相的人,死得死,發配的發配,他只是降職去金陵,也算是善終了。
一個時代,終究要結束。
三人剛送走諸葛賢余,遇到了神色匆忙的丁一,他帶來了一個不妙的消息:“徐御史自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