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們掌控,導致蕭義律被殺,李知行失蹤,為此薛大人被陛下叫進宮中,申飭了一頓,如今正在書房中反省,不見你,也是無奈之舉。”
范小刀問:“他長什么模樣,可不可發出海捕文書?”
慕容鐵柱道:“二十多年前,他中狀元夸街之時,曾見過一面,確實是是迷倒一片的翩然美男子,出事之后,逃亡之時,為了防止被人認出,他自毀容貌,生吞熱炭改變聲音,到了北周之后,一直戴面具,從不以真面目示人,就算要抓他,也不知他模樣。”他苦笑一聲,“上峰有令,嚴禁錦衣衛插手此事,我跟你說了這么多,只是個人交情,跟我家大人,并無關啊!”
范小刀明白,他雖如此說,但這番話,肯定是薛應雄通過慕容的口,將這些消息轉告自己的,既然不肯見他,自然有他的原因,范小刀并不強求,拱手道謝,又許了慕容鐵柱一頓好酒,才告辭離去。
裕泰油坊的命案,嫌疑人李知禮不知所蹤,但鑒于北周政局不穩,蕭義律被殺,也不排除是拓跋一刀動手,轉移矛盾,破壞和談,畢竟北周兩大勢力之中,拓跋氏主戰,而蕭氏是主和,若非拓跋野遇刺,說不定此刻北疆早已打起來了。
回到六扇門,趙行已調到了當年李家滅門案的卷宗。只是卷宗過于龐大,而參與部門又多,六扇門也只是一些輔助工作,所以留下的記錄,都是一些旁枝末節的東西,饒是如此,此案的卷宗,足足有數十卷之多。
范小刀將在錦衣衛得到的消息,說與趙行,又問趙行卷宗中有無發現,趙行嘆道:“翻了卷宗才知道,難怪李知行對我大明朝恨之入骨,當年金陵抄家一案,有些人做事太絕,李家男丁,幾乎悉數被殺,梟首示眾,女眷幾乎無一不遭毒手,我看了一些記錄,有些抄家的兵丁,捉了李家女眷,在金陵城內販售,只要幾十文到數百文,就可與百年名門望族的千金小姐行茍且之事,而李家三小姐,也是李知行的親姐,乃當年金陵第一美女,竟賣到了三兩的價格,城中百姓,竟趨之若鶩,有些人竟靠此,日進斗金,李三小姐,不堪羞辱,自殺身亡。別說他是李家后人,就連我一個外人,看到這種事,都覺得人神共憤!”
范小刀也翻閱了一些資料,看到了對那些事的記錄,忽然覺得李知禮有些可憐。本是名門之后,狀元之才,卻落得家破人亡,流離在外,對朝廷的憤怒、對國家的嫉恨,讓一個人變成了這樣,大明朝當年因為抄家,國庫充裕了數年,可隨后的數十年,李知行展開的報復,也讓大明吃盡了苦頭。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不過,范小刀和趙行明白,他們是捕快,捕快的職責是緝兇追盜,殺人便是殺人,兇手便是兇手,無論李知行有多少理由,他們終究是要將此人繩之于法的,這正是他們的使命。
作為一名捕快的使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