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還有曉生江湖的專訪嗎?我不弄個大俠套裝,好好打扮一番?”
“完全沒有必要。”范小刀道,“純文字的,更有回味。”
……
三人去找楊得水,將計劃匯報了一遍,雖然朝廷下令,開始滿城搜捕刺殺太子朱延的箭手,但用這種方式引蛇出洞?傻瓜才會上當。
不過,最近范、趙二人立了大功,朝廷嘉獎即將下來,他也跟著沾了光,前兩天去打探消息,聽說陛下最近對六扇門的工作很是滿意,準備將楊得水的代總捕頭的“代”字去掉,如此一來,六扇門就算正式進入后諸葛賢余時代,對這兩人雖不說是言聽計從,但對這個異想天開的計劃,也沒有阻攔。
一場轟轟烈烈的造神運動,在京城開展的如火如荼。
曉生江湖、江湖八卦周刊等兩個最大的江湖期刊,記載了中原箭神入京城,準備接受六扇門“天下第一箭”的封號,而且將在十月初十那一日,公開受封,屆時還接受天下用箭高手的挑戰。
在六扇門捕快、還有一些江湖幫閑的協助下,一時間,京城中的茶館酒肆、勾欄瓦舍,都在傳頌這位中原箭神的故事,三歲學箭,十歲引百石弓,十二歲闖蕩江湖,一人一弓,平掉烈寇山十二悍匪,十五歲上陣,在南疆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南疆箭神。
他的箭術,動可開山裂石,靜可穿針繡花;
他的箭術,八百里外,一箭射死鬼子;
總而言之,中原箭神,這個在江湖上憑空冒出來的人物,被吹得神乎其神,沒用了幾日,就已經京城傳明,婦孺皆知,但卻沒有人見過。
這種國之重器,應以國士待之,身份神秘,也是應該的。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此人就是沖著鐵箭傳人來的,而且,他們也相信,兩人之間,必然會有一場決戰。
只是,我們的牛大富,雖然背著中原箭神、未來的天下第一箭的名號,對這件事卻沒有絲毫的存在感和參與感,每日依舊案牘文書抄抄寫寫,被丁一訓來訓去。
唯一的樂趣,就是在閑暇之余,讀一讀關于他的傳說和軼事了,天下還有比這種故事,更有代入感的嘛?
太子朱延聽說之后,更是做了個大膽的決定,他要親自出席冊封儀式。
不是要殺我嗎?
那本王就給你個機會,看你夠不夠膽來了。
范小刀、趙行覺得這個方案太冒險,但朱延卻覺得這個值,京郊外的那一場刺殺,他的六名貼身護衛慘死,這口氣沒出,這個仇沒報,既然有這樣的機會,何不再加點籌碼?
說到底,鐵箭門終究是殺手組織。
殺手,收錢辦事,僅此而已。
而且鐵箭門極重信譽,不達目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決不罷休,平日太子深居簡出,要想完成刺殺,根本沒有機會,如今機會來了,就算知道是陰謀、陷阱,他怕是也要跳進來。
封賞地點,定在了定國寺。
這里空間寬敞,有一座佛塔,可以鳥瞰全寺,四周沒有高樹參天,寺內的一切人,一覽無余,便于監視。有了太子參與,除了六扇門安排部署外,禁軍的人也參與進來,提前踩點,安排人手,在關鍵點布防,并做好一旦箭手出現之后的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