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溫和點頭,轉而朝著溫子念說道:“子念過來。”話畢,書生自懷中取出一卷古樸的書簡,遞到溫子念身旁,說道:“你且去誦讀此經文。”
“嗯?”
“去吧,讓我看看你近來修行得如何了。”
溫子念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很想說修個錘兒的行,
(本章未完,請翻頁)
覺都沒睡好。但是不敢說,雖然在他眼里,書生就好像自己的親生父母,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又像是教會自己讀書寫字知曉道理的恩師。
更多的時候,他將書生當成了自己的朋友,就像莫真一樣,陪他說話,陪他看書,陪他走很遠很遠的朋友,莫真陪了他千余里,書生陪了他十六年。而路才剛剛開始,未來又很漫長。
但他還是不敢說,畢竟,著實有些丟人!
溫子念爬上殘存的石頭之上,正襟危坐,緩緩攤開一卷古樸至極的書簡,無數古樸的文字,映入眼簾。溫子念咽了咽口水,尚未開始,便覺得甚是口渴。
要不,喝口水再讀?溫子念搖了搖頭,張口便讀了起來。
“蓋聞未有天地之問,太清之外,不可稱計,虛無之裹,寂寞無表,無天無地,無陰無陽,無日無月,無晶無光,無東無西,無青無黃,無南無北,無柔無剛,無覆無載,無壞無藏,無賢無圣,無忠無良,無去無來,無生無亡,無前無后,無圓無方,百億變化,浩浩蕩蕩,無形無象,自然空玄,窮之難極,無量無邊,無高無下,無等無偏,無左無右,高下自然”
“太初之時,老君從虛空而下,為太初之師,口吐《開天經》一部,四十八萬卷,一卷有四十八萬字,一字辟方一百里,以教太初。太初始分別天地,清濁剖判,淇津洪蒙,置立形象,安堅南北,制正東西,開間顯明,光格四維上下,內外表裹,長短粗細,雌雄白黑,大小尊卑,常如夜行”
“天不地二、人三、時四、音五、律六、星七、風八、州九,合有四十五。子卯酉。中央各有九算,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中有五龜,體成八卦。水流歸末,分八至丑,葉落歸本,分六至亥,金剛本強,分二至未,土王四季,分四至己,坎怨獨走,離明數四,艮八高摻,三從坤位,乾當城坤,與一相逐,巽吁天門,從乾貸一,震雷動澤,從兌所減,辰午酉亥,自形之卦,各內其八,卦以成,余有九籌成易字”
清爽空靈的聲音,隨著書簡的漸漸展開,自虛無縹緲的空中,飄蕩至戈壁邊緣,時而化作一陣柔和的微風卷起黃沙,時而化作一條自由的魚,游走于干枯的河床,時而化作威嚴的神龍,穿梭斷裂于斷裂的沙漠。
古樸無華的書簡,漸漸泛起了光澤,無數翻飛的文字,自書卷之中升起,散為云霧升騰九天之上,化作漫天祥云。
“轟隆——”突然,祥云之中閃過一道紫金的電光,將整個戈壁點亮,震耳欲聾的雷音,將戈壁之上的生靈震醒。
閑云客棧之中的人們,紛紛起身,打開窗戶望去,有許多披著外套走到屋外,望著天空怔怔出神。
雷音之下,縱使三魂受損的莫真,也醒了過來,看著懸浮眼前的兩枚晶瑩符石,一道靈光自眼前閃過。
身在數千里外的景霄,早已換掉滿是破洞的龍袍,如今也站在玄安城樓,眺望戈壁。
而身處異象正中的伏羲氏余部與顧民君等人,早已在溫子念攤開書簡的剎那,便席地而坐,大貓亦然。
天地間站著的,唯有渾身散發著朦朧光華的書生,頂天立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