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臨近青萍江的山坳之中,有一個民風淳樸的小村子。
村子不大,攏共就只有三五百人,世代以打獵為生。
好在村子離東邊的小城新陽不遠,打獵得來的多余獵物,便可去城中換取些山里得不到之物。
日子過得也還湊合。
但是村子里的年輕人,就不喜歡守著大山過這緊巴巴的日子。
城里多好,吃的喝的玩兒的,應有盡有,尤其是那些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嘖!
所以,年輕人就覺得,要一門心思搞錢!搞錢才是正道,似乎都以為,只要有了錢,所有想要的便能有。
但是呢,斗大的字不識兩個的人,如何能在水深異常的城中,過得山里的那般自在呢?
被騙也是遲早的事兒,血本無歸也是板上釘釘。
村子里便有那么六人,雄赳赳氣昂昂的揣著小便打獵換來的錢進了新陽城。
結果嘛,在那個名叫宋長松的帶領下,成功給城里人獻上一撥愛心,餓著肚子回到了村子里。
回到村子的宋長松越想越氣,是在是難以接受自己被騙的事實,尤其是帶著五個跟在屁股后面長大的小毛崽子,數個月的心血煙消云散。
這讓他以后怎么在他們五個人的面前做人?
不行,忍不了!
于是宋長松便摸著黑背上打獵的弓弩,守在城門外靜靜等待獵物的上鉤。
時過境遷,一轉三年,昔日跟在宋長松身后的小屁孩,在新陽城里卑躬屈膝,學了幾分本事。
怎么去騙那些個所謂資深老練之人的真本事!
本名劉大壯,化名劉一,城中大小人等,都或多或少的在這貨跟前栽倒。
此時的劉一便帶著四個發小,扯高氣揚的走在大街上,沿途眾人隨以笑臉相迎,眼底深處卻如避蛇蝎。
瞧著陣仗,怕是又有一家中了這孫子的招了,就是不知道凄慘不凄慘。
能騙人,還能一本正經,事后還沒辦法找到半點與其對峙的由頭。
這本事也真的沒誰了。
但若有一日,被他們任何人抓住一點的尾巴,那么必然要這孫子的雙腿打斷,扔在街頭上活活餓死。
劉一帶著眾人,徑直走入城中鼎鼎有名的一言堂。
“咣——”
劉一將行囊隨意扔下,找了條椅子坐下,扣著鼻子漫不經心道:“來,給爺看看,這些個撿來的破爛兒,值幾個錢。”
一言堂伙計一看,呦呵,飯主子來了,心情大好。
“呦呵,這不是劉大老爺嗎?發財了?”
劉一將手指頭上的鼻屎彈開,一臉風輕云淡:“嗐,別提了,今天心情不好,想著去江邊走走,不曾想腳下一滑落進了江里。”
“可是這人要發財,擋也擋不住啊,你敢相信淤泥里居然有寶貝?哈哈哈哈,然后我們哥五個,便下河撈了一晚上,撈到這么些東西。”
“肯定不值幾個前的拉,不然人家不會回頭找尋一二?趕緊的,快些換了銀兩,爺爺要去找我的珍珍恩愛恩愛!”
伙計全程笑瞇著眼,是不是點頭應和一二,心中嗤笑,你編你接著編,你看看老子信不信?反正不管如何,你看爺爺宰不宰?
“好嘞,劉爺,您稍等!”說完,便將眾人引入小屋,當著眾人的面大開兩個行囊,坐地估價。
只是這一大開,便叫伙計好一陣心驚肉跳。好在伙計見多識廣,心理素質過硬。
雖然心理早開始罵起娘來,暗道好家伙,面上卻平靜無比。
很快,第一個行囊估價完成,噼里啪啦一頓算盤,蓋棺定論一千兩紋銀!
五人聽聞,眼珠子險些瞪掉在地,樂呵呵直搓手夠了夠了。
只是當伙計打開第二個行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卻是愣住了。
吳三見狀,開口問道:“怎么?是不是不值幾個錢?”
伙計細細揣摩桌案上的綠色晶石,神色格外的凝重。
“難道這是......諸位稍等,小人去請大師來鑒定一二。”
五人大眼瞪小眼。
怎么辦,好像搞到大家伙了!會不會被追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