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不相信溫子念的話,只是沒有親眼見到莫真活蹦亂跳了起來,心中多多少少有幾分愧疚。
身為好朋友,哪能在朋友深陷泥潭之際,哼著歌謠晃晃悠悠離去呢?
這不厚道!
只是,她的確不是什么圣人,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跡的確做不來。
背井離鄉近一年,家里的老頭子是否無恙,屋檐下的小花小草,摸著月光偷溜出門的青青,它們...還好嗎?
對不住了,小莫。
越是臨鄉,思鄉越甚。
林曦起身抱著圓潤的符石,一路小跑離去。
定州,沒有新陽、一線天那樣巍峨的城墻,沒有披著甲胄日夜巡游城頭的士兵,也沒有城中威嚴壯闊的府邸。
這里,只有蜿蜒曲折的街道,一頭連著小小山頭,一頭通往碧綠幽潭,中間鑲嵌著參差不齊的小樓。
行人紛紛,清風徐徐。
尚東山上,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和往常一樣,趁著陽光正好,沉默著走下小樓,端坐搖椅,雙手杵著拐杖看著不遠處。
那里,每天傍晚來臨,總會有個喜歡穿裙子的小姑娘,探頭探腦看著小樓,偷偷摸摸溜進小樓對面的廟宇之中,再正大光明的走出廟門。
要是樓下站著個微笑不語的老人,小姑娘立馬咳嗽一聲,大搖大擺朝著老人走來,一邊走一邊搖頭晃腦。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君子乎。’”
臨近老人,驀然驚醒:“呀,爺爺,你怎么在這兒?啊,我跟你講哈,今天先生又教了我好多好多呢!”
只是,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看見已經不再是小姑娘的姑娘,探頭探腦鬼鬼祟祟的模樣了,很久很久了。
所以老人不僅是傍晚,除了正午晚上,入屋生火做飯,老人都坐在搖椅上,杵著拐杖,看著不遠處的路口。
也許下一刻,突然便鉆出個鬼精鬼精的小丫頭呢?
離著小樓不遠,一座滿是苔蘚的道觀,破爛門前站著個滿頭青絲的老道士,雙手攏在袖中,看著樓下的老人怔怔出神。
老道士暗暗嘆了口氣,朝著老人喊道:“林老頭,過來一起吃個齋飯吧!”
老人搖頭:“不了,我再等等。”
老道士再嘆了口氣:“貧道昨天剛算了算,她快了,少則半月,多則一月就能回來了。”
老人再搖搖頭:“我覺得,她要回來了,很快很快。”
老道士無奈的搖搖頭,推開破舊木門,鉆入道觀之中,與觀中的幾名小道士,一起吃起了齋飯。
清風微動,拉著道觀門前柳樹上的枝條搖曳,又輕輕卷起老人臉龐的鬢角。
老人神色微動,夏日里的微風,出奇的生了幾分涼意。
抬頭看著來回搖曳的柳枝,心中長嘆一口氣。
“爺爺!”
老人怔住,緩緩扭頭看向突然響起聲音的路口。
有個小姑娘,穿著碎花嫩綠的長裙,紅著眼睛站在路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