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朝奉鑒寶,危機重重。
但只要小心,大部分危機,其實還是能夠通過點燭燒香等常規手段避開的。
畢竟正式朝奉,自主性可要比朝奉學徒高了許多,一件寶物若是沒把握的話,其實是可以推脫的。
鑒寶堂主辦方,也不至于因為這點小事,而去故意為難。
陳少君猜測,這老荀之所以栽了,估計就是精神消耗過大所致。
歸根結底,還是太浪了。
自己把自己給浪死了。
想想也是,這老荀連著幾天,白天在鑒寶堂內鑒寶洗煞,晚上又登上明月花船,鑒寶睡女人,簫歌到天明……就算是鐵打的身子也熬不住啊。
而他又不像陳少君,練武有成,體內還有法力傍身。
幾日下來,精神早就枯竭,疲憊到了極點,然后再碰到了一件煞氣稍重的寶物,自然就抵擋不住,直接被煞氣侵入,心神俱滅而亡了。
回到自己的鑒寶房。
陳少君很快就將老荀之死,拋在了腦后。
兩人才見過幾次面啊?真正認識也才不過是在昨夜,就連酒肉朋友都算不上,他自然不會太過在意。
沒等多久,下午的寶物就又送了過來。
三天之后,就是拍賣會開始,也是紅衣教那所謂計劃執行之時,陳少君也打算趁著這段時間,盡可能多的鑒定寶物,借助通靈寶鑒,獎勵更多的東西出來。
以數量代替質量,怎么的也能夠‘開出’一兩件能夠用得著的好東西。
這就叫未雨綢繆。
真到危險降臨的時候,有底牌在身,自己怎么也不至于毫無應對之法。
這一次送來給他鑒定的寶物,是一個瓷瓶。
素胚勾勒出的一抹青花,濃淡適宜,瓷瓶上的牡丹,如百花之王,在其中綻放,瓷瓶外形,一筆一劃,都十分絢麗漂亮,好似一件藝術品,十分完美。
瓷瓶整體上,也像是天然聚光一般,只要對準太陽,竟能夠折射出一段七彩的光芒。
“這應該就是官窯青瓷吧,這樣的完整美麗,如果我沒猜錯,應該是出自大師之手。”
陳少君不由感慨了一句。
只是一眼他就看出其不凡之處,也猜出這瓷瓶必然價值不菲。
“這個,小的就不清楚了。
小的只是按照吩咐,將這寶物送給你們朝奉鑒定。
不過,這瓷瓶,好像真有點不簡單。
說起來,您已經是第三個鑒定這件瓷器的人了。”
那送上瓷器的小廝聞言,下意識的接了一句。
似是也看陳少君面善,不由低聲作出了提醒。
“我是第三個鑒定這青瓷之人?怎么回事?”
陳少君之前本只是自語一般的感慨,并沒想到這小廝會回話,也根本沒想到,對方竟直言,他乃是第三個鑒定這瓷瓶之人。
自己是第三個,那么之前的兩個呢?
是誰?是否遭遇了不測?
他那原本隨意的神色,立即變得認真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