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下目光時,猶如暮色于天際攏合——
一道一道禮儀流程,幾乎完美無瑕地走了下來,平陽公主也配合得很好,沒有在任何一個環節掉鏈子,更沒有出現任何不對。
直到第三拜。
平陽公主穿著鸞紋的大袖禮服最后一次走出,經過她面前時,忽然腳步一頓。
也沒有什么大動作,只是目光一轉,瞥了唐嬌嬌一眼。
這一眼并不是沖著唐小白來的,她卻莫名心驚肉跳,忙去看唐嬌嬌神色。
唐嬌嬌皺著眉,眼里也是一樣迷惑。
平陽公主瞥了這一眼后,繼續向前走去。
三拜。
祝酒。
聆聽父母訓誡。
皇帝此時便如尋常父母一般,一句嚴,又一句緩,眼中滿是慈愛。
平陽公主安靜跪于御前,待訓誡罷,雙手貼地,伏下身子,深深一拜。
殿內氣氛一凝,公主額頭叩地的聲音清脆得有些空靈。
唐小白也愣了。
她雖然穿書不久,可這邊的禮儀也吃了個半透。
女子跪拜,只行半禮。
因為女子頭上有發飾,如果結結實實磕在地上,有傷妝容,反倒不雅。
如平陽公主這樣實實在在地磕頭,其實是失禮啊!
眼看皇帝的臉色也變了,平陽公主卻依然沒有起身,就這么伏跪在地,啟聲明徹殿宇:“兒稟陛下,昔建和二十三年,兒于甘露殿侍奉先帝,先帝曾親口許兒入道,今仍居宮闈,誠愿去公主號,祈陛下成全!”
言出,周遭鴉雀無聲。
……
“建和是先帝的年號,建和二十三年,李瑤不過五歲罷了——”
“她是先帝第一個孫兒,常抱進宮來玩兒,那天去甘露殿的時候,路上正好碰上咸宜觀的女冠,就在先帝面前說了那么一句,先帝大概覺得她人小說話好玩,便隨口應下了;”
“這事不是什么秘密,知道的很有幾個,可誰也沒把一句戲言當真——”
“君無戲言!”唐小白認真指出。
紀國大長公主好笑地看了她一眼,繼續說道:“其實先前我也聽說李瑤嚷嚷過要出家,也許是被陛下斥回了,沒想到會在及笄禮上來這么一招。”
平陽公主當眾搬出先帝,壓得皇帝應也不是,不應也不能,只能丟下一句“從長計議”,便鐵青著臉走了。
鬧了這么一出,及笄禮便匆匆收了尾。
出宮后,紀國大長公主招呼女兒和兩個外孫女上了自己的車駕,神采飛揚地將這一段往事說了一遍。
說完,也就到燕國公府了。
馬車徐徐停下,唐小白抓緊問:“那陛下會答應平陽公主嗎?”
紀國大長公主不無諷刺地笑道:“我們這位陛下,必然是個孝子,肯定會答應!”又笑,“李瑤記性倒是好,竟然被她想出這么件陳年往事——”問姐妹倆,“你們五歲時隨口說的話,也會一直記著?”
唐小白搖頭。
她不記得現在這個身份五歲時的事,但她還是很記得一些類似沒拿到幼兒園小紅花哭著回家的悲傷經歷,所以覺得平陽公主會想起這一段也不奇怪——
“不是我自己記起來的,是有人提醒我。”平陽公主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