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隱住在渾天書院內的校舍中,時常會有學生拜訪求教。
唐小白來的時候,還看到一名穿書院院服的學生從張隱的校舍出來。
因隔得遠,沒看清是誰,只覺得身形有些熟悉。
唐小白進書院的時候都是不帶侍從的,到了門前,便自己上去叩門。
意外的是,張隱有個書僮,卻是他本人來開門。
張隱看到她也很意外“唐二小姐”
唐小白品著這味兒,仿佛張小先生在等著誰。
“唐二小姐造訪,有何貴干”張隱收了驚訝之色,問道。
唐小白行禮過后,開門見山“先帝年間,幽州曾有過一次地動,時任幽州刺史者,便是先生的祖父張公,幽州距離邢州也不算太遠。”
張隱神色微動,道“張某這次回齊州,正是為邢州地動一事請教祖父。”
唐小白搖頭“今天一早的消息,邢州一地,死傷官吏愈百,其中包括邢州刺史,朝廷將臨時選派宣撫使暫管邢州”說到這里,她定定地看著張隱。
“你的意思是”張隱面露遲疑。
“如果張公能宣撫邢州”
她查看過邢州的地方志和近五十年震災處理,既有過邢州一帶治理經歷,又處理過震災,且身份足夠安撫君臣百姓的,只有張老先生一人。
張隱臉上的遲疑頓時變為為難“祖父致仕十余年,恐怕”
不是恐怕,而是確實不愿再出仕。
張老先生當年并未到致仕之年,而是告父親喪丁憂,但此后朝廷數次以高官厚祿相召,張老先生都以各種理由辭而不受。
但唐小白卻有信心“老先生雖隱居多年,卻仍心系天下百姓,否則,怎么會讓張先生進京教導太子”
張隱笑了起來“待回到齊州,定請示祖父”
既然要請張老先生出山,當然不會只是讓張小先生默默回去請示一下。
兩日后,兩儀殿殿議,太子李穆奏請拜前禮部尚書張希孟為尚書令,并以之為河北道宣撫使,全權負責河北道諸州府震災事宜。
十一月初一,詔出,拜前禮部尚書張希孟為司徒,檢校河北道宣撫使。
次日,使者奉詔出京,快馬趕往齊州。
“拜司徒我們這位陛下看著真是大方吶”顧凝溫溫柔柔地笑著,至少從神情和語氣中,讓人挑不出一絲嘲諷。
司徒,三公之一,正一品,比太子提議的尚書令還高了兩級。
除了宗親里的親王,也只有皇帝的授業恩師顏太傅是這個品級。
真正的位極人臣,給足了張老先生排面。
但本朝的司徒,并沒有什么實權,遠不如尚書令權重。
尚書令就是因為權柄太重,已經幾十年沒有任命尚書令了。
不過河北道宣撫使這個職務權限很大,軍政都能插手,但只是個臨時職務。
張老先生的官職,等邢州災情穩定后,會另有變動。
但這個不在唐大小姐的關心范圍之內“大方什么人家還有個司徒,阿兄呢既不給官,也不給人,就五十人,打發叫花子呢”
唐子謙的任命也是初一朝會上出的,現在人已離京,帶著五十名禁軍前往洛陽調糧。
“明面上是五十人,但暗地里太子有派人保護阿兄,至于人,到了河北,鎮州那邊自有人接應。”唐小白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