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不相信,憑什么?他是專業的音樂評論人,他說的是正確的,憑什么這么攻擊他?李志憤怒的在家中不斷的咆哮著,不甘心失敗的他再次發了一條微博,還@了贏峰。
“我說的錯了嗎?沒有,音樂是藝術,必須用專業的眼光來審視的藝術,一首歌曲的好壞不是聽的人多就是好的,連這個你都不懂,你憑什么當一個詞曲人、當一個歌手?”
李志完全失去了理智,贏峰拿著手機躺在病床上正在看著新聞,隨手刷刷微博上的留言,看看粉絲們祝福,他感覺很有成就感,第一天打完吊瓶他幾乎就好了,隨著母妃和錢萌萌的到來,他只能繼續的臥床休息,兩個女人的眼淚他招架不住。
贏瑩沒有被抱來,畢竟年紀太小,容易被傳染,贏峰準備在醫院住三天,然后去御林苑在休息幾天,賠小贏瑩好好玩玩!
結果微博上被人@了一下,贏峰看著李志的微博,被上億人噴了竟然還敢發消息,“李志=理智?”贏峰笑了笑,這個名字真是有趣。
“我承認音樂是一種藝術,但是這種藝術是有基礎的,基礎是什么?聽眾,他們才是所有藝術的基礎,沒有他們的認可不管是什么藝術都是毫無價值可言的,而我們的音樂盛典就是依靠這個‘基礎’建立的。不是我要討好聽眾,也不是為了方便了,而是實事求是,只有‘基礎’的承認才是最好的!”
“音樂的藝術和價值在于聽眾是否接受,大秦帝國的文娛事業有一份責任,那就是給大家積極向上的動力,用所謂的藝術給人以信心和希望,但是如果大家不接受不希望,那么如何來引導呢?所以,藝術第一要滿足‘基礎’的需要,第二是起到一個引領的作用。”
“音樂評論更多的是將作品的積極作用展示出來,而不是目盲的看到利益,然后不擇手段的去追求,組建評委團自然需要人,而有人參與其中則是難免有失公正,還是數據最能體現一首歌曲的價值,最少值錢不是嗎?”
贏峰的反擊沒有什么激烈的東西,但是他將本質分析的十分透徹,哪怕你說的再好,沒有人認可,那么這種藝術有什么價值嗎?
不管是什么藝術,它的基礎都是人,上輩子贏峰就很討厭一些自稱為藝術家的人,“他們懂什么?他們不明白我的藝術!”這類的言辭是他最討厭的,什么叫他們不懂?全世界就你最聰明?就你的藝術高大上,老百姓都是白癡?這樣得人標榜著特立獨行,堅持著自己的藝術才是最好的,看不懂的都是文盲!
結果自然就是賺不到錢,而他們則是拿著這些垃圾去參加各種獎項,一旦得獎則是說:“看,這又藝術家才懂得藝術!”
把持著各種獎項的藝術家們陶醉在自我的世界中,他們完全不理會大眾的需要,將藝術擺在“至高”的位置上,完全由他們說了算。
贏峰感覺這些藝術還不如某點的小說呢,雖然被人成為快餐小說,但是最少大家喜歡不是嗎?什么最重要?快樂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