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幾天的安靜之后,儒家終于發言了,孔學文就是《百家講壇》上的主力,老頭兒七十歲了,滿面的紅光,在節目上的戰斗力爆表,而他的對手就是法家的李乾坤!
這次贏峰的事情雙方一開始都比較謹慎,不過儒家作為百家之中的大學派,自然需要首先發聲,無法就是三種態度而已。
第一種自然是認為此事不對,儒家雖然和贏峰上輩子的儒家不同了,畢竟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迎合帝王的口味進行改變,可是大秦帝國對他們的防范太過嚴密,從來也不會讓一家學派獨大。這就造成了儒家學派之中出現了針對帝王的學說,而贏峰正好給這些人提供了借口,現在孔文學直接對此發難。
第二種則是中立派,皇子做什么與他們無關,他們保持沉默也就是中立的態度。
最后一種自然是贊成了,現在是新的時代,尤其是贏峰的出現讓大秦帝國的文娛出現了逆轉的形式,壓制了國外對大秦帝國的文化輸出,這是好事兒。
而現在百家就是在三種情況中開始挑選了,儒家認為自己應該首先說出自己的觀點,這才有了孔學文出頭。而相對的,他剛已發表看法,法家的李乾坤則是針鋒相對的也發表了看法,他的觀點是最后一種。
隨后道家的陳道然則是表示此事無所謂的,順其自然最好,而且此事與各家學派無關!
三人在各自掌控的媒體上引經據典,洋洋灑灑的長篇大論,之乎者也的看的贏峰頭疼,但是偏偏看的人很多,各自都有支持者。
而其它的學派紛紛戰隊,中立派是最少的,他們事不關己發表了一篇文章之后則是不再發生,畢竟就是表現一個態度,也符合道家的思想。
而以儒家為代表的反對派和法家為大代表的支持派雙方紛紛發聲,兩邊兒是論戰不休,到是將贏峰這個主角放在一了一邊兒,光看他們之間聲勢浩大的論戰了。
贏峰觀察了幾天,發現竟然根本停不下來,雙方的你爭我奪的讓他都沒有發言的機會。畢竟這些引經據典根本不是他所擅長的東西,如果在媒體上和他們對戰,那么就是沒完沒了的,同時對于他新電影的宣傳也是不利的。
想到這里,贏峰準備登上《百家講壇》,在上面和他們一爭高低,為此他首先聯絡了莫言,“嫂子,下期的《百家講壇》準備一下,讓儒家和法家上,同時我也會出席!”
“你準備正面和儒家等學派開戰?”莫言驚訝的問道。
“開戰?不至于,我是去講道理的,在媒體上他們的文章晦澀難懂,只能上綜藝去,將他們的語言引導到白話文上,這樣我才有機會和他們進行對話。同時拉著法家一起都儒家,看看孔老頭兒是否頂得住!”贏峰說到這里笑了起來。
“好,我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