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山青得了假期,每日里就閑了下來,且趕上再過一個月就是李老娘六十大壽,家里人都專心操持李老娘的壽宴,蔣山青對著李老娘也越發殷勤起來。
每天給李老娘買她愛吃的粟粉糕,見天兒的拍李老娘的馬屁,每日陪李老娘聊天的時間比陪著李梅兒的時間還多。
蔣山青對李老娘周到的同時,也沒忘了徐氏和蔣老太爺,點心從來都是雙份的,有李老娘的,就有徐氏和蔣老太爺的。
總而言之,近些天來,蔣山青在長輩們心中的印象分是蹭蹭蹭的往上長啊!
鬧得李老娘都有些摸不著頭腦,拉著自家丫頭片子問,“山青這是咋的啦,雖說我馬上就要過壽,可也不用見天給我買點心啊?”
李梅兒笑著看李老娘,無語道,“這還不好?白讓您每天有點心吃”有便宜不占,這可不是她祖母的風格啊!
李老娘斜眼看她,“點心自然是好的,只是家常過日子,哪里有總吃這樣貴東西的理?十天半月吃一回也就是了,這過日子啊,別瞧不起這一點一滴的小錢,過日子就是從這些小錢里省出來的,省著省著就成大錢了。你跟山青說,可不許再買了啊。”
生怕丫頭片子胳膊肘往外拐,山青從此真不再給她買糕,李老娘又補充了一句道,“不用天天買,一月買三回就成。”
李梅兒:……祖母您可真是難伺候哦,買多了不行,買少了不行,不買更是不行,看把人難的。
還是蔣氏笑著把事說破,道,“弟妹已經過來跟我提過了,待后兒個她就去譚拓寺,請高僧投幾個吉日,咱家挑一個預備親事。”
李老娘這才恍然大悟,一拍大腿道,“唉呀!我說山青小子怎么總是給我買糕呢!原來是著急要成親啊!”
大家均是忍俊不禁,大家都瞧出幾分,只是忍笑不說罷了。
李老娘想通此事,哈哈直笑,爽快道,“這可快點兒吧,別叫山青等著急了。”
周菡萏借著這事兒還跟丈夫念叨呢,山青這孩子也是,有話不直說,我還說呢,他這怎么總來來回回的買這些東西。”
蔣言之笑,“娶媳婦哪有容易的。”
“明兒我就去廟里,先把吉日算出來。”想到阿念的心切,周菡萏也不再耽擱,跟丈夫商量著,“雖說平日里山青是住在姐姐家的,這擺喜酒,還是擺在咱家的好,不然,倒像入贅了。”
蔣言之并沒意見,周菡萏又問,“這聘禮要怎么下?”
蔣言之想了想,道,“拿出兩千銀子,就按這個數預備吧。”
周菡萏本就是個大方人,想著山青如今又是堂堂探花郎,這兩千兩好像又少了點,便笑著與丈夫建議道,“我看就再加一千兩吧,山青和梅兒都是咱們看著長大的,得辦得體面隆重些。咱們與姐姐天生就是有親家緣分,待我再把留給兒子的那院子收拾出來,成親那天起碼得住咱家,待過了三朝回門,就隨他們的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