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兒雜書看的多,且最喜歡看的就是各地的游記,自然對這些如數家珍,張口就來道“姚坊門的姚棗,棲霞山的木瓜,牛首山的銀杏,靈谷寺的櫻桃,孝陵衛的西瓜,玄武湖的菱藕,還有中藥材鐘山參,茅山蒼術,都很有名。”
康哥兒一聽,有些失望,“這說出來,只有藥材能買啊,別的都不是季節呢。”
李梅兒聞言一樂,點了弟弟的腦門一下,“你這小子就知道吃,江寧府的小吃可不少呢,夠你吃的肚兒溜圓了,這里的做鴨子的手藝可是一絕。”
康哥兒一聽有好吃的,立馬就來了勁兒,拉著李梅兒道“姐,咱快走,吃鴨子去”
“鴨子好吃,健哥兒要吃烤鴨”健哥兒剛過了三歲生日,說話已經很流利了,也在一旁起哄道。
“去去去馬上就去”李梅兒連忙應著,心下無奈,也不知道自家是咋回事,養出來的個個都是吃貨。
幾人一路逛一路吃,吃了許多江寧府有名的小吃,李梅兒自然也不光吃了,還買了許多便于攜帶的吃食,讓山青幫忙拿著,回去帶給母親和祖母吃。
除了吃食,李梅兒還買了不少的綢緞。江寧府這地方,手工業特別發達,尤其是絲織業,這里的云錦尤其有名,還是朝廷的貢緞。
李梅兒給自家人每人都挑了幾匹,想著等到了京城的時候也差不多快過年了,在船上反正也沒事兒,正好裁了布料做新年的新衣。
一行人直接逛到天色擦黑,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回了大船的時候,李老娘看她們買了這許多東西,著實是肉疼的不行,叭叭地開始嘮叨起來,“哎呀,隨便逛逛就得了,怎的還買了這許多東西,這都要去京城了,還不知道節儉著些”
李梅兒把手里吃食往李老娘懷里一塞,便笑著道“祖母,就是看著多,都是些吃的用的小東西,沒花多少錢。”
李老娘眼看著后頭仆役們又搬上來一堆料子,頓時倒吸一口氣,聲調都變了,“這還沒多少東西哪,這許多衣裳料子得多少銀子啊”
“沒多少沒多少祖母您要是心疼那都從我私房里出”李梅兒也是怕了李老娘了,連忙說道。
“大手大腳的丫頭,你的私房還不照樣是老娘的錢”她老人家現在是那個后悔啊,早知道就不讓丫頭片子出去逛街了,這一下子得出去多少銀子啊,少說也得十幾兩吧,就算是丫頭自己的私房,倒不如留在她老人家手里,她給丫頭片子存著。
“祖母,您都要去京城啦,以后可不能這樣張嘴銀子閉口錢的啊忒俗”李梅兒拿話堵李老娘。
“屁過日子哪能少了銀子”李老娘在銀子這上頭可是一點都不好糊弄。
“祖母,我是給您老提個醒兒,以后說話也不能屁啊屁的,不然,您現下只是舉人家的老太太,待到了京城,我爹跟山青哥哥中了進士,您老可就是進士家的老太太啦這能一樣么到了京城,您來往就都是進士圈兒的家眷了,您老要一開口,就是屁來屁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