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推開,進來的是常婆子。
常婆子手里拿了兩副納好的鞋底。
“李娘子,我做飯不行,也就這針線還能拿得出手,可惜全都留在家里了,手邊就有這兩副鞋底,你別嫌棄。”
李綺娘豈會嫌棄,她不擅女紅,無論是在顏家時還是現在,她們母女的衣裳鞋襪都是拿到外面去做的,李綺娘也想親手給女兒做件衣裳做雙鞋,無奈她太忙,難得有空坐下來做針線,且,她也擔心女兒會嫌棄她的手藝。
她開心地接過常婆子送的鞋底,又仔細問了常婆子家的住址,承諾會送幾罐親手腌的小醬菜。
李綺娘腌的醬菜和黃家醬園的不一樣,甜酸口,不太咸,她來的時候帶了兩小壇,常婆子嘗過了,喜歡得不成。
兩個女人親親熱熱地說著話,門再次推開,這次進來的是魏明政。
“老板娘,福生有事,我們恰好要出去,順路送你一程。”
不知何時,魏明政幾個也跟著福生一起稱呼她為“老板娘”了。
李綺娘謝過,拿起自己的東西,與常婆子道別后,便跟著魏明政出了國公府。
和來時一樣,走的是后門。
只是不一樣的是,后門外面已經有人等著了。
李綺娘吃了一驚,她沒想到齊慰竟然也在。
齊慰端坐馬上,前后各有六名護衛,而在這些護衛后面,是一抬青布小轎。
轎子非常普通,和街上拉腳的差不多,但是一前一后兩名轎夫卻寬肩窄腰,格外精神。如果騎上高頭大馬,和那十二名護衛不相上下。
李綺娘立時明白了,這兩位哪里是轎夫啊,他們也是齊慰的護衛。
只是為了不惹人注意,這才扮作轎夫。
這樣的轎子換作別人,總要客氣幾句,才會矯矯情情地坐上去,換做膽子小的,很可能還會戰戰兢兢,只敢坐半個屁股在上面。
但是李綺娘卻也只是沖著齊慰頷首施禮,便徑自上了轎子。
齊慰目送那道身影進了轎子,才溫聲說道:“走吧。”
他從呂河營回來已經有幾日,若是再不露面,說不定就要有死訊傳出了。
李綺娘的轎子跟在馬隊后面,不遠不近,好在齊慰等人走得也不快,一來是街市之中不能縱馬,二來齊慰的身體并沒有完全復原。
路過會昌街時,馬隊沒有停留,向著福王府的方向行去,只那一乘青布小轎,不顯山不露水地走進會昌街,在李食記門前停了下來。
還是上午,李食記里不會有客人,李綺娘尋思著呂英兒應該正在蒸包子,她回來還能搭一把手。
至于自家閨女,要么在后院里伸胳膊蹬腿練她那所謂的“神功”,要么就翹著二郎腿,坐在鋪子里看話本子。
哎喲,那天閨女說張五嫂家的椒鹽核桃不好吃,她還說要親手做給閨女吃的,這兩天去了國公府,倒把這事給忘了,今天來不及了,明天一早就去燈市街買核桃。
李綺娘心里記掛著核桃,伸手推工了李食記的門。
一開門,她還以為自己走錯地方了。
四張桌子全都坐滿了人。
“娘,您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