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等,她一定能等到那一天。
同在皇宮所在的福王府里,齊慰也在等,他在等著見太皇太后。
這一年就是足足兩個時辰,天色擦黑時,太皇太后終于可以見他了。
看看天色,齊慰苦笑,馬上就要掌燈了,身為外臣,他必須要在掌燈前出宮。
即使現在這里不是真正的皇宮,可是他也要遵守宮里的規矩。
這規矩齊慰記得,太皇太后當然也記得。
齊慰想起柴冉對他說的話,嘆了口氣,不知道這是太皇太后的疏忽,還是衛明故意為之。
齊慰走進去時,衛明已經走了。
太皇太后開門見山,便說起清圓縣城的事,太皇太后問道:“定國公,你可有穩妥之計?唉,哀家這心里啊,七上八下,忐忑得緊呢。”
齊慰說道:“啟稟太皇太后,清圓乃京城門戶,臣擬派遣五千兵馬,盡快起程,駐扎在清圓城外。”
太皇太后頷首,說道:“定國公想得極是周全,哀家準了,定國公這就去安排吧,你辦事,哀家放心。”
太皇太后端起茶盞抿了一口,用帕子拭拭嘴角,又說道:“說來也巧,剛剛小衛子也說了一個好法子,哀家覺得不錯,已經準了,定國公可要聽聽?”
宮里姓衛的太監有十幾二十個,但是能被太皇太后叫一聲“小衛子”的,卻只有衛明一人。
想起衛明,齊慰心里便涌起一股厭惡之氣,他不動聲色,說道:“臣愿聞其詳。”
太皇太后嘴角含笑,顯然心情很好,她緩緩說道:“哀家準了小衛子的提議,組建一支內操軍,以后皇城內外的安全,便全都交給內操軍了。組建之初就交給小衛子去辦,雖說只是內操軍,可畢竟也是軍隊,練兵這些事,小衛子可不懂,到時候還要辛苦定國公,放眼整個大魏朝,定國公辦事是最令哀家放心的。”
齊慰面色如常,心里卻是掀起了驚濤駭浪。
何為內操軍,說白了就是以太監內侍組建的軍隊!
“不知這支內操軍,需要多少人?”齊慰問道。
太皇太后笑著說道:“暫定一萬人,不過剛剛組建時,恐怕一時不能招滿,唉,那就有多少是多少吧,能招滿一萬人,自是最好不過。”
齊慰心頭一凜,一萬人?
前朝有句話“夠不夠,三千六”,這里的三千六,指的不是宮女,而是太監。
前朝皇宮里的三千六,便是太監的定數,只能低于這個數,卻不能超過。
到了大魏朝,高宗年間太監的人數最多,有二千六百人,仁宗時減到二千二百人,保康帝時只有一千八百人,從舊京遷都來新京時,只帶來五百八十二名太監。
而現在,太皇太后給這支尚未組建的內操軍,定下的人數是一萬人。
亦就是說,即使把現在這老老少少所有的太監全都算進去,仍然不夠,尚有九千人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