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柴晏所說,小滿和董小白的詳細資料一早便送進東宮,東宮輔臣當中,當時便有人提出,這兩個民間孩子不適合成為皇長孫的玩伴。
李滿本是妾生子,且無宗族,即使后來出族被李綺娘收養,也僅是養子身份,李綺娘雖是漕幫周大當家的胞妹,可也只是草莽出身,又行商賈之事。
董昀就更不用說了,青云嶺土匪!雖然董家在京城及平城皆有產業,貌似轉做正行,可事實上,董昀的父親至今仍在占山為王。
李滿與董昀這種出身,若能成為皇長孫的玩伴,定當引來滿城勛貴與官宦子弟的不滿,御史也會彈劾,陛下登基不足兩年,或因此事引起朝臣異議,不利于太子的聲望。
太子當時就給氣樂了,他指著那名大臣問道:“陳大人,請問你祖上是何出身?”
陳大人一怔,忙道:“回稟殿下,微臣出身耕讀之家,微臣的父親雖無功名,卻飽讀詩書。”
太子看向身邊的內侍熊公公,熊公公立刻會意,補充道:“陳大人的父親之所以飽讀詩書卻無功名,并非科舉失力,而是......而是老太爺乃是贅婿,依大魏律,入贅之丁不能科舉入仕。”
陳大人臉色蒼白,父親是贅婿這件事,所知者甚少,卻不知熊公公竟然知道,而且看這樣子,太子怕是一早就知曉。
太子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陳大人呆怔一刻,旁邊的武大人拍拍他的肩膀,說道:“陳大人,你說得很好,嘿,下次別說了。”
陳大人這才反應過來,連忙跟出去,太子早已不見蹤影,熊公公正和一名小內侍說著什么。
小內侍走后,熊公公抬腳也要走,陳大人忙道:“熊公公,請留步。”
熊公公停下腳步,見來人是陳大人:“陳大人,可有吩咐?”
陳大人拱手行禮:“熊公公,下官不敢,不敢,還望您能指點幾句。”
說著,隔著衣袖將隨身戴著的一枚羊脂玉扣塞進熊公公手里。
熊公公也不推辭,順手便玉扣放進衣袖,似笑非笑地說道:“陳大人,您在說那兩位小公子之前,也先想想自身。您既非名臣名將之后,又未位列三甲,如今也能躋身東宮,已是天大的福份。
灑家是鄉下人,鄉下人進城賣菜被諸多挑剔,雖說賣的都是菜,可是賣菜的多了,也就要挑挑撿撿,這人啊也是一樣,您說是吧?”
熊公公說完,翩然離去,只留陳大人站在那里怔怔發呆。
大家既然都是菜,你在說別人這不好那不好的時候,也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就是毫無瑕疵,萬中無一的那棵菜。
你能進東宮,是太子給你的恩德,太子若是不給這個恩德,你就是被挑挑揀揀后扔到一旁的一棵爛菜。
武大人是個好心人,見陳大人還站在那里,以為他沒有想通,便好心勸道:“陳大人不必擔心,小殿下身邊的玩伴也好,伴讀也罷,唯獨最不缺的,便是名門之后,只要殿下說一聲,整個大魏朝最優秀的勛貴之后、世家子孫,就能搶破腦袋過來,小殿下不缺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