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道:“好!明年我會看收成收租子,到時候,您老人家可要好好把把關啊!”
烏莊頭雖然還不能完全理解惜春的意思,但還是應承下來。
烏莊頭沒想到,自己這一應承,卻使黑山村成了當地方圓百里最幸福的莊子,佃戶需要繳的糧少了,家里的余糧就多了,能吃飽飯了,家里老人孩子都能少生病了,女人每年過年也能扯上幾尺布做件衣裳了。眼饞的周邊的佃戶都要去黑山村生活,這些都是后話了。
惜春這邊年前各鋪子送上來的進項也都很可觀,濟世堂的石大掌柜,不僅做著藥材生意,還得到了惜春的應允,請了大夫,專門開出來一間小診室,在前面做堂問診。從此以后生意也是風聲水起。
藥店里每個月都要安排兩天做義診,專門給窮人看病,當天無論是看診還是買藥都是不花錢的。
惜春的一翻神操作之后,有些人家竟然把惜春的長生牌位供奉在家里。
惜春的名聲在京都的百姓中一時風聲水起。
過年時,賈府眾人都來寧國府祭祀,惜春把一切事務都安排的井井有條,眾人祭祀完畢,賈母在把眾人都打發回去過年去了,自己卻是帶著榮國府眾人,在惜春處吃酒、看戲,給足了惜春面子。王熙鳳也因為惜春給大姐取了個巧姐的名字,高興不已,挺著大肚子陪著賈母到很晚。
迎春和探春與惜春一起安排的酒戲,兩人也與有榮焉。三姐妹第一次不在榮國府里與長輩們一起過年,心里有不安和些許的興奮。
邢夫人也是惜春接手寧國府以來第一次進得寧國府來,讓她沒想到的是,惜春把寧國府打理的井井有條,府里的下人雖然不多,但是個個精神飽滿,喜氣洋洋。這么多人在府里進進出出,府里竟然沒有一絲錯亂,更沒有偷懶耍滑的。
邢夫人不禁在心中納罕,這府里哪像一個小姑娘管家,竟像是一個老管家的手筆。
賈母在寧府坐到了快亥時,大家一起放了煙花后,賈母才帶著人回榮國府去,臨走時,對惜春三姐妹道:“天太冷,不要在外面玩太久了,要是想守歲,就進里間炕上暖暖和和的坐著也是一樣的。”
惜春道:“老祖宗放心,我們一會兒就挪進里間去。”
迎春和探春跟著點頭,賈母這才帶著人走了。不一會兒榮國府的煙花也起來了。惜春對迎春和探春道:“咱們今晚不睡了吧!行個酒令才好!”
迎春道:“我最不喜歡玩那個,你們兩個都是會說的,我要是說不上來令,豈不是讓你們兩個灌我。”
探春笑道:“咱們說簡單的,而且就咱們三個也沒意思,把姑娘們都叫過一起玩才好。”
惜春道:“對對對,大家一起圍著炕桌坐了,一起玩才熱鬧,一時間把晴雯、入畫、繡橘,侍書等人都叫到了炕上,烏泱泱的圍了一桌子,大家都圍著坐了。”
一開始大家都行了令,后來不是這個說不上來就是那個少喝了酒被抓住,姑娘和丫頭們玩鬧起來。
惜春道:“要是林姐姐在就更好了。”
迎春道:“可不是,年后見了一定要說她才好,這么長時間都沒來,你說你不去榮國府就算了,怎么連寧國府都不來了呢?”
惜春勸道:“倒也能理解,今年是林姐姐在自己京都的家里過的第一個年,怎么也得陪著姑父才行。”
探春笑勸道:“不管怎么樣,我們都要過好這個年,這管著一年都會順遂,來!繼續玩兒,不要想不高興的事兒。要是想誰了,明兒去看就是了,今天只屬于咱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