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聽了惜春這些言論,心里不安起來,馬上道:“四姑娘,你話太多了,我們快回去吧!”
惜春又道:“老祖宗常教導我們,姐妹們都是同氣連枝,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與娘娘雖然見面不多,但一見面就覺得親切,安知不是血脈相連、心意相通的緣故。”
元春心里明白惜春要說什么,無非就是讓自己對寶釵好一點兒,把寶釵當成是自己人,元春笑著道:“太太稍等一下,姨娘家蟠兒是個仁義的孩子,只是學識欠缺一些,城北有個景山學院,聽說里面沒有一個是富家子弟,那里的環境也適合蟠兒去休養學習。到時候沒有人和他一起淘氣了,他出就出息了。”
王夫人聽了詫異的看著元春,她一時不知道元春為何要說出這樣一番突兀的話來。寶釵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有惜春明白,元春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在告訴她,她不會動寶釵,還要幫著薛家興旺起來。
王夫人知道薛蟠難以教化,自己的妹妹也是個墻頭草,自己本不愿意管薛家的事,但是元春既然說了,那她只能應諾。
寶釵則是感動的熱淚盈眶,伏地跪謝元春的安排。元春親自己把寶釵扶了起來,兩人親近的竟比親姐妹還要親。
元春笑看向惜春一眼,對王夫人道:“妹妹還小,太太可不要不要責怪妹妹,妹妹的心情我能理解,進宮一次不容易,怕是她想說的還不止這些呢!我都明白。”說完意味深長的看了惜春一眼。
惜春微不可見的點了一下頭,與王夫人一起出了宮。
王夫人面對這樣的惜春也不知道應該怎么教導,她總覺得這個小丫頭比自己還著娘娘喜歡,同時又覺得她說話沒大沒小,好像隨時都能被娘娘責罰。自己的女兒已經不與自己一心了,她時時都能感受到元春與自己之間的疏離。她不能再讓身邊的這些丫頭離自己遠了。
王夫人想了一會兒,對惜春道:“你今天與娘娘說話說的太多了,我擔心娘娘會怪罪。”
惜春給了王夫人一個無害的微笑:“我一直認為太太最是寬和仁厚的,見了大姐姐就覺得像太太,就忍不住性情了。還請太太見諒,下次不這樣了。”
王夫人聽了這話也無話可說了。只道:“畢竟是在皇宮里,與咱們自己家不一樣。”
惜春道:“哦!娘娘問我二姐姐的事,我一時不知如何做答了,太太,娘娘好像是不太喜歡二姐姐的樣子。”
王夫人掩飾道:“倒是沒有不喜歡,只是不喜歡大老爺一家的做事風格,迎丫頭又是個懦弱性子,自己沒什么主見。好在璉兒娶了鳳丫頭。大房也算是能支應門庭了。”
惜春詫異:“難道大老爺去戍邊還不算是支應了門庭嗎?”
王夫人也不瞞她,實話實說道:“大老爺要是真能支應門庭的,皇上就不會派他去戍邊了,邊關不是那么好過的,就連指揮使都不愿意去,何況他一個世襲的將軍呢!空有頭銜罷了,又沒有真帶兵打仗的本事。所謂的踐行宴也不過是打落牙往肚子里咽罷了。”
惜春驚道:“那大老爺去邊關豈不是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