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探春的話,她道:“三姐姐,可以準備出最新的圖紙等著了。”
沒幾天,就有消息傳回京都,東海倭國進犯我朝臨海的漁村,所到之處民不聊生,南安郡王奮力絞殺,但因流寇太多,打壓下去這邊,那邊又起來,我方武器多是弓箭,局限性太大,對敵人產生不了太大的震懾作用。
流寇看似是一小撮一小撮,但是作戰時又能互相聯系,像是有無形的指揮。讓南安郡王很是頭疼。
消息沒入城,探春就已經被南安王妃接去了王府,消息傳開后,探春已經在王府女扮男裝訓練起了火槍隊。
探春回府不多時,皇上的嘉獎也下來了,探春被封為了安和縣主,為了對武器保密,并沒有說因為什么,只說于國有功,且功不可沒。
這事兒傳到了榮國府,榮國府上下皆驚,都不知道探春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兒。探春接了旨后直接到賈母屋里,給賈母磕頭。惜春才說前些天在南安郡王府的事,現在那批火槍已經隨著火槍隊去沿海邊防了。
賈母一時有好多話要問,但是又不知從何問起,王熙鳳道:“老祖宗,三姑娘現在可是安和縣主了,是有俸祿的人。可不能小看的。”
賈母笑道:“這孩子打小就像男孩子,性子倔強,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有了這些個本事的。”
王夫人道:“豈止是老祖宗不知道,就是我們也不知道的。探丫頭快說說,你是怎么就去了南安郡王府做了這么個驚天動地的事的。”
探春笑道:“要說這件事兒,我最要謝的還是太太,是太太帶我去南安郡王府拜壽的時候,我與南安郡王家的公主和世子聊天,說起了自己了解洋槍的一些事兒,這才被她們看重的。”
賈母道:“南安郡王世子?”
探春擔想賈母誤會,忙解釋道:“南安郡王世子比公主小兩歲,我們與公主說話的時候,他一直跟在公主身邊。”
王夫人道:“這倒是真的,怕是與咱家寶玉一樣,在內院中與姑娘們一起長大的,也沒什么大的忌諱。”
賈母點點頭,若有所思。然后道:“探丫頭是有封號的人了,以后咱們都要叫安和縣主了。”
探春忙道:“老祖宗,使不得,在家里我還是您的三丫頭。”看著王夫人道:“我還是太太的女兒。”
探春這一番話,把賈母和王夫人說的心里很是感動。
王夫人原還擔心探春現在有了封號,會對她這個嫡母不敬,不想探春還是原來的樣子,王夫人這才放了心。
王熙鳳道:“三妹妹做了縣主,以后三妹妹的秋爽齋是不是可以改名字了?”
賈母看著王熙鳳道:“改成什么?”
王熙鳳眼珠子骨碌一轉,思忖著道:“就叫安和居,怎么樣?”
賈母笑道:“倒是個御賜的好名字,只是不敢擅用,我看還是秋爽齋好一些。”說完問探春道:“三丫頭,你說是不是?”
探春笑道:“是,老祖宗,不用改,秋爽齋這個名字我也喜歡。”